致母校:那些烙印在我生命中的“芝麻小事”
作者:崔兴奎,1994年—1998年就读于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货币银行专业,现任上海华富利得资产管理公司董事。
今年就是财经教育开展90年的华诞,想写点什么,懒懒散散,想写又不知从哪儿入手,就搁下了。
周六居家,闲着没事,打开晓松说,正好看到聊起《魂断蓝桥》,尤其是结尾曲《友谊地久天长》的旋律瞬间代入二十六年前。
乘火车初到西安,出站就看到接站的牌子——陕西财经学院,车子穿过巍峨的城墙,喧嚣的闹市,一路沿着长安路,巨大的家具城门楼里面,终于看到了自己即将生活四年的地方,自己也没想到,仅仅是四年,却给自己留下了永久的印记。
自己来自北方,对山西和陕西两个省的发音还是能区分出来的,只是音调的差别,好奇的是汉语拼音还好说可以注音调,英语怎么区分呢?还没进校门,学校已经给上了一课,胖胖的舒同体校名下面SHAAN XI,直接给了答案。
校园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完成,砖墙围着一大片荒草丛生地方就是未来的运动场,两年后大学生运动会将在这里举办,并且是主办赛场,学长介绍着,憧憬着未来,一下忘记了眼前的颠簸的土路,一个突起的砖头,脚下一绊,一下子又回到眼前。
学长带着办理入学手续,几条长桌一字排开,笑容灿烂的老师和学长们热情地招呼着,亲切感让自己忘记了一夜火车的疲劳,缴上录取通知书,办好手续,同籍老乡热情地帮忙拎着行李领到宿舍,叫我于骥,有事找老乡,陕西表达方式不一样,话比较硬,语序组合也有差异,典型语句是用“把什么一什么”,还挺有趣的。魁梧高大老乡热情地一样一样介绍着,对西安距离感没有了,仿佛融入了这个城市,收拾好东西,看到桌上的校徽,自己真正成为一名陕财的学生了。
学习生活开始了,经济风云变幻,不愧是财经学校,通知说江其务教授要给大家做专题讲座,终于见到了学术大佬,娓娓道来,分析对比信手拈来,折服。图书馆成了常待的地方,动手写了篇小文章,竟然还给登上了校学刊,写写东西原来还挺有趣的。
微积分估计是一年级课程中对大家而言算是难的课程了,也可能是老师担心大家学不会,上课时经常说同学们WOOD HEAD,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至今还记得一位女同学叫住我,数学我一定会超过你的,宝鸡的女娃真有个性,毕业从好像失联了,同学聚会再也没见过。也难怪,毕业那时没有手机,个别同学会有BB机,更没有QQ之类的联络工具,自从有了微信,同学们交流一下多了,一个个群,不仅联系起同学,更联络了世界各地的校友。
英语课挺有趣的,英语老师是位女老师,个子小小的,拎个大录音机就来上课了,把英语课变成了音乐课,一首《YESTERDAY ONCE MORE》到今天静下都会听一听,享受校园生活带来宁静。
213,是陕财的另一个记忆,《魂断蓝桥》、《罗马假日》,另类的教育,丰富校园生活,更多人是去分布在学校周围的录象厅,现在想想,真是时代的产物。四年的时间,竟然没有去过录像厅,现在回过来,想想也算是一个遗憾,如果重新再来一次话,估计还是不会去,保留一份遗憾也挺好,不是吗?
看电视,尤其是公牛与爵士的对决,乔丹后仰跳投、空中飞人、大虫、皮蓬就像在昨天一样,斯托克顿和马龙虽败犹荣,感谢给我们提供电视的同学,感谢东八里村。周日一早起来,一屋子人凑在一起观赏每一场比赛。见证了科比的出道,凌晨四点LA,打动了多少人,永远追忆成为了永恒。听到科比最后消息那天,外面正下着大雪,吃过午餐后刷着新闻,一条插播跳出来,顿时网络上传开了,此时窗外洁白的大雪或许是最好的纪念,更纯更净的致敬。
学校为提升大家的体质,组织晨跑,组织打卡,每人一张,沿着红专北路跑(那时还没有打通,到医学院还有道围墙,也不叫雁塔西路,路倒是挺宽的,记得是挂着大唐电信的牌子),邮十所门口打卡盖章,每天老师组合不同,从系主任到辅导员,现在想想自己跑得暖暖和和的,老师们在寒风中从6点一直要站到7点,辛苦啦!亲!
新校区操场还没完工,每次上体育课时都得去老区,西安音乐台刚刚试播,经常听广播,放着《飘雪》,西安的冬天没有暖气,应景的是天空中雪花飘落,城南饺子馆打打牙祭、冬至羊肉饺子,一路店家放着《飘雪》,没有寒冷,只有冬天才有的味道。
那时最酷的就是有一台随身听,又叫WALKMAN,印象中都是日本的牌子,国产也有,价格会便宜些,牌子有新科。钟楼附近,北大街有家专卖进口随身听的门店,只有一开间,满墙都放满了各种品牌的随身听,除了索尼和松下之外,最炫的就是aiwa,比磁带略大一点,一寸多厚,轻松放进口带,平衡、重低音,对,重低音感觉一定要强,那才是好东西,迷信着。新潮的机器还有磁带免翻面功能,听到头,不用将磁带取出来翻面,A面听完,能自动后转听B面,经常是一听到半夜,醒来才关机,有时听到电池电量不足,歌曲都走调了,变成了拖着变形的长音,一圈一圈地转着直到彻底没电,于是可充电电池几乎就成了标配,白底黑字的东芝、绿底银字的的松下,上课前充上,晶体管小红灯一闪闪的亮起,直到变绿放学,又开启了它的使命。美其名曰为了学英语,更多的时候在听音乐,正版磁带还是很贵,更多的是翻版或者翻录的,老区还有专业翻录机,好像只给翻录外语。
几盘磁带听久了总会听腻,几轮交换听下来几乎都听过了,没有了新鲜感。小寨等人潮如海的地方有专门卖打口磁带的,那时候也不懂什么好听不听,不知道别人怎么挑,自己就是瞎挑,外语连蒙带猜,还装模作样的看几眼,其实也没看大懂,看懂了也不知唱的好不好,得听啊,又没得试听,认准一条打口浅的,不影响听的。和国内的不同,曲名不是印在纸上贴再贴到磁带上,而是直接印制磁带上,即使有磁带打坏也不要紧,学会了粘磁带,打开磁带,拉出坏的部分,透明胶粘住,搞定,每当看角落里团着一团团的磁带,就知道是又有同学买打口带了。
听久了就会唱,宿舍音感最差,也会影响同学休息,看到室友戴着耳塞,唱着调不成调的歌,就知道又在学新歌了,也奇怪,听耳塞唱歌,旁人无法入耳,自己感觉超棒,取下耳塞和着音乐,唱得还有模有样;楼道音响效果远好于宿舍,长期长的楼道回响,音质像打开了混响,往往是一位唱了句什么歌,自己也不自觉地哼唱起来,甚至一天都沉浸在同一个旋律里;水房音质最优,可能湿度关系,诞生歌王,水声入耳,开挂了的演唱会。
那时候写的歌感觉怎么那么多、那么优美《同桌的你》、《真心英雄》、《风雨无阻》、《忘情水》,算了不说了,让我先听一会儿,呵呵………,甚至于恩雅的,几乎没有什么歌词,几个字哼唱到底,竟然如同天赖一样。每一个歌手热度不亚于现在蔡徐坤,能感到他在用自己的歌声传递驿动。
红专南路美食街包长安路两侧,岐山臊子面、菠菜面、凉皮、砂锅米粉、泡馍、夹馍,尤其是夹蛋和花干,美味又果腹,川妹酒家、沙湾大盘鸡都是有聚会活动时才去,岛之屋反而去的不少。买东西估计都记得省军区的军人服务社,二层楼一字排开,走到西面,二层小楼降成了一层平房,虽然场地简朴,竟也丝毫挡不购物的热情,货品齐全,又物美价廉。一双皮靴穿了好久,自己走路姿势不好,后跟斜磨一大块,鞋面依旧挺挺刮,鞋油一打,锃亮锃亮的。进城逛街,路过钟楼,必买钟楼小奶糕,5毛一只,冬夏都吃,四季变幻感觉不同,但始终香甜软糯。
学校边上新开了汉唐书店,经常过去蹭书看,一坐就是大半天,学生还是穷,一共也没买人家几本书,店员态度很好,就和现在的诚品书店一样的好,买看由己,环境也挺好,不像有的书店局促的只容两人侧身通过。学校图书馆老区蔵书不少,新区的就相对可怜了,不过倒是自习的好地方,平时人不多,临近期末,来自习的人就多了,有时也要占座位,一本书或一个笔记本(记录本,不是电脑哦)一放就算是占上座位了,有的座位经常是只见本子不见人,要闭馆关门了,本子还没静静地躺在桌上,就算是为第二天接着占吧。
《读音文摘》改名成《读者》,一本全是鸡汤,同班同学是每期必卖,又可以蹭看了,下旬得早早地书报亭购买,晩了就售光了,利用大课间休息的二十分钟,一路聊着天,不记得聊的什么了,只记得那份恬静。
大学生运动会终于开幕了,提前返校,来做志愿者,看着高耸的火炬,自豪感油然而生,我骄傲,座基上刻着各家赞助机构的名字,相信每个光辉的名字后面都是师兄师姐的影子,一想到校园,一想到火炬,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陕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