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芬芳
Alumni Stories
校友故事
更多
校友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桃李芬芳 · 校友故事 · 正文
【我的西医岁月——1972级医学校友毕业50周年纪念】我的医学殿堂,追逐梦想回望
2025年08月21日 16:52 

【我的西医岁月——1972级医学校友毕业50周年纪念】我的医学殿堂,追逐梦想回望

马秀群,1972级西安医学院(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医疗系


1972年4月6日,我与刘淑惠、程炳坤、雷文华三位乡党同学,一早参加完县上的欢送会,同乘大荔县公交车,怀着无比激动和喜悦的心情,经过一天的颠簸,于傍晚日落时分抵达母校西安医学院报到。

当时的西安医学院是享誉大西北的一座医学名校。学校设有医学基础部及附属一、二院与口腔医院,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入校后用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们学习了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等十多门课程。各科老师都是拥有几十年经验的教学能手。其中解剖学任惠民老师、生理学樊小力老师、生物化学何贞观老师尤为突出,他们以清晰的条理、直观的实验,形象的比喻和生动流畅的语言,将复杂的内容讲得通俗易懂。通过他们的讲解,我们不仅理解了人体组织结构特点、人体各器管的生理功能,还掌握了人体物质生化转化规律及其内在联系。这为我们后续学习临床课程、辨别各种病理变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4年上半年进入临床课学习阶段,我们班分到一附院各科室轮转见习,了解了各科室病种与诊疗概况。其中,心内科的马主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徒手查体的手法轻巧准确,仅凭手法查体与听诊器就能说出心脏病人的心界大小,并诊断出患病种类及病情程度。他讲解病情清晰明了且治疗药到病除。其精准高超的诊疗技术不仅赢得大内科室各级大夫的敬佩与学习,也深获患者的信任与爱戴。同样令我难忘的,还有妇产科的王秉正、张蕴璟、曹赞孙、张时珍等一批巾帼精英专家们,处理住院产妇的难产、大出血、妊娠子癫等急危重病症,沉着果断、处理得当,一次次手到病除,挽救了无数产妇的生命。她们讲授妇产课程时语调柔和、内容生动,使我们如饮甘露,回味无穷。我深深地敬佩她们,从而也喜欢上了妇产科这门专业。

1974年下半年,学校开展开门办学,我们班来到陕北洛川县医院实习。医院设施简陋,但医护人员敬业尽责。当地多见柳拐子病和克山病。发病率高达70%左右。主因是水和食物中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导致骨骼畸形或心脏发育功能受损,患者终身痛苦且无特效药物,只能对症治疗缓解病情。

一天,一位怀孕七个月、同时患有柳拐子病和克山病、并发妊娠高血压的危重孕妇,在同样患病的丈夫陪同下来到医院求治。她间断抽搐,情况危急。面对设备与技术有限、转诊风险高、患者无钱医治的困境,带教的孙毅贞老师毅然决定收治。他立即召集医院妇产、内科、麻醉等科室医生及全体实习生进行病案大讨论。最终确定采用引产术并尽量缩短产程。次日催产过程中,产妇癫痫抽风频发,造成意识淡漠、胎心变快,处于危急状态。孙老师当即决定进行产钳中位牵拉胎儿助产,当孩子出生后没有哭声,产妇又突发大出血。抢救组一部分人立刻抢救孩子,通过清理呼吸道、拍打刺激,婴儿终于哭出声来。另一部分人抢救产妇,孙毅老师采用按压子宫、纱布填塞、快速输液、乙醚麻醉按压等一系列措施,历经四小时,终将产妇从死亡线上拉回。患者丈夫跪地谢恩,孙老师又带头捐款解决他们的吃饭困难。这次经历让我深切体会到医者的使命。1974年7月,经全班同学投票推荐,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更坚定了我做一名好医生的决心。

在凤翔县田家庄中心卫生院实习期间,我借宿一户老中医的后人家中,得以阅读大量古代医药书藉,深受启发。后来,我尝试用中医方法治疗了一位多年口腔溃疡未愈的邻居,通过滋阴补阳的方剂使他痊愈,增强了运用中医的信心。随后,又帮助一个七岁右腿骨髓炎的贫困男孩,自行出资配药,采用中药内服加引流法,一个月后孩子康复。

经过一年多在农村基层实习,让我深切体会到当时农村缺医少药的艰难。联想到自己家人也曾因病早逝,更坚定了我去基层行医的决心。毕业时我主动申请返回本县,但报到时因渭南地区卫生局截留,最终分配至新成立的地区妇幼保健站工作。

1972级4班同学毕业留念

1980年3月我调到省卫生厅妇幼处工作,分管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技术工作。每年春季与冬季农闲时节是全省计划生育手术活动季,大量育龄夫妇前来落实节育措施,我的工作就是督促各地市按照要求,及时协调处理各种问题,保障手术安全有效,尽量减少技术事故和后遗症发生。

1993年我被任命为妇幼处副处长,并主持工作,除日常工作外,积极引进国际合作项目,大力发展妇幼事业。1996年我受到卫生部“全国妇幼先进工作者”的表彰。2000年我转为正处级干部。

我于2003年5月退休,在会长的领导下,接任了省优生优育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2008年接任会长。接任后我首先扩大协会专业组织建设,先后成立了妇幼保健、优生优育十多个专业委员会,并鼓励与支持各个专会长开展相关的学术交流、人员培训、下乡技术咨询指导等,协会与新兴行业精英们合作,协助成立民办月子会所与月子会所行业协会、民办早教机构、幼儿园等。

回望从医之路,我从未停步,也无怨无悔。

2025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