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芬芳
Alumni Stories
校友故事
更多
校友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桃李芬芳 · 校友故事 · 正文
张基忠:奉献其中才能享受其中
2019年06月05日 10:53 

张基忠:奉献其中才能享受其中

吴愿晶

张基忠,1984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气动专业,获学士学位,现任北京弘泰汇明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2019年6月更新)

在交通大学建校118周年之际,毕业三十年的80级校友们重聚交大,再次驻足曾带给他们四年美好回忆的母校。气动01班的张基忠校友怀着激动的心情也再次回到母校参加本次纪念活动。经过近三十年的奋斗,此时的他已是北京弘泰汇明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对于西安交大,他有着太深太重的情感与感恩。

忆当年感恩母校

重回母校,张基忠校友觉得学校在带给自己熟悉感觉的同时,还有非常大的变化。北边的教学区与当年没有太大差异,但是南边的教学楼特别是主楼,更现代化了,显得特别“高大上”。在西食堂,尝到了阔别了三十年的味道,他说:“如今的西食堂外观没有变化,但是内置变化很大,但我吃到食堂的饭菜时,感觉还是那么亲切,勾起了我当年排队打饭的回忆。”

来到操场,张基忠校友欢心地笑着说:“我觉得咱们交大的锻炼风气挺好的,并且保持得很不错。”刚进校时,他的身高只有1.68米,是交大良好的锻炼氛围让他爱上了体育锻炼。“那时候冬天也有很多人跑步,操场上到处都是人,我比较喜欢踢球,每天下午我都坚持踢一个小时,踢了几年下来,我发现自己长高了十公分。”

作为气动01班的一员,张基忠校友很热爱这个集体,也非常积极的参加各种班级活动。当时的社团活动不多,但是班级活动还是比较多,有51名同学的气动01班同学都很团结,强大的集体认同感与责任感让他们屡屡在学校拿奖,比如足球赛冠军、篮球赛亚军、板报比赛第一等等。令他特别难忘的是当时中国足球在某次比赛中有所突破,同学们很激动,自发地在钟楼、城墙、校内进行游行,号召人们支持我国的足球事业。张基忠校友说:“作为集体中的一员,就有责任为这个集体做出贡献,只有奉献其中才能享受其中。让这种责任感熏洗自己的感恩心,把自己的快乐带给大家,把自己本性中的‘善’发挥出来。”

张基忠校友说自己不是学习最好的,还开玩笑地说:“从前面数数不到我,从后面数也数不到我,我属于最没有特色、最中庸的人。”但是大学四年,除了牢牢掌握基础知识外,他喜欢把自己沉浸在图书馆中,看各种类型的书,一些人物传记、历史书、报告文学都是他的涉猎范围。朱元璋、曾国藩是他喜爱的历史人物,而他最欣赏的是毛泽东,他觉得毛泽东是个大智大勇的人,他担负着中国人的使命,将私利放在一边,以大局为重,最难得的是毛泽东在任何情况下总能抓住核心点,是一位超一流的豪杰。

谈起在大学里对他影响最大的人与事,张基忠校友毫不犹豫地说出一个名字——“姜桐”。姜桐教授是张基忠校友毕业设计老师,他的敬业精神感染着张基忠校友。“只要死不了就要坚持下去”这是姜桐教授对张基忠校友说的最让他震撼的话,也正是这样的观念让张基忠校友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这一篇由姜桐老师指导的毕业论文当年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保存在了我校的档案室里。

张基忠校友还说起了一段让他印象深刻的经历。他在大二时因扁桃体发炎经常发低烧而导致头疼,由于长时间不能治好,状态糟糕到他一度想要休学。当时辅导员找到他,鼓励他咬碎牙也要挺过去,因为放弃一次就代表心理上服输一次。这让张校友触动很大,他谨记辅导员的话,用自己的毅力将病魔打倒,顺利完成了学业。

“今天自己取得了一点成绩,这都是母校培养的结果,对母校我将永远怀着感恩的心。”

重德行乐于为善

通过阅读大量社会科学图书,张基忠校友树立了“乐于为善”的价值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对张基忠校友影响很大,他所主张的人要友善、回报、感恩让张基忠校友在大学中乐于做善事,大大小小能够帮助别人的或者一些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他都很积极地承担下来,在他的观念中,自己做多了别人就能轻松一些,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能充实自己。

张基忠校友现任公司总经理,面试过很多人。学生们总以为学习好、考分高就能找到好工作,但事实并非如此,学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取决于人的德行,“厚德载物”一词便是最好的诠释,厚道的、性善的人机会永远更大。很多应聘者在被问到“为什么要找这个工作”的时候,大多会说“我觉得我在这能学到东西”,但在张基忠校友眼中,重要的不仅仅是自己能学到东西,而是能够为这个集体、公司奉献东西。觉得这个机会好,能为社会、公司做贡献才应该是应聘者的初衷。张基忠校友说:“任何一个微小的善意都不应该被泯灭,任何一个微小的恶念都不要扩大。”有善的人知道自己要多担当,不计个人得失。正是这种善的理念,让张基忠校友在班上成为“大好人”,也得到了老师与同学们的认可,也是因为有善,当年单位要求轮流在生产厂家长驻三年时,他勇挑重担,一个人从北京到上海,驻厂三年。

话今朝寄语同学

气动专业主要是风机、流体机械方面,现在保留为空气动力学。当时这个专业是苗永淼教授与钱学森校友一起回国后在交大开设的国家重点专业,气动也被称为“工业的心脏”,是航空航天的来源,当年交大这个专业的排名处于领先地位,设立了最早的博士点。张基忠校友说在当时录取率很低的情况下进入交大学习气动专业是自己莫大的荣幸,他很珍惜这个机会,努力学习知识。气动专业涉及面非常广,最终是要把流体力学、零件设计、工程制图等相结合做出设备。他强调说对于每一个工科学生来说力学学习很重要,五大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是学生们必须熟练掌握的东西。张基忠校友说正是气动专业这么广阔和扎实的基础让他在工作的选择与实践中较为得心应手。

对于专业与工作的关系,张基忠校友也给交大学子们提出了他自己的看法:专业对口往往是同学们找工作的良好愿望,但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也并非易事,实际专业是否对口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科基础知识要打好,特别是力学知识,它在今后工作上使用很广,只要学科底子好,做什么都可以。拿他自己来说,毕业之后干的是压缩机方面的工作,专业并不对口,只要有好的学科基础,把握好工作机会才是最重要的。在他的观念中,专业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他认为大学四年学的是理论知识,在工作实践中学到的东西能填补它的不足。毕业三十年,他只当是自己又毕业了七回,拥有了学习能力以后再抓住工作中给你的机会更为重要。

张基忠校友这三十年的工作跨越了三个台阶,做过工程师、做过销售、搞过管理,他觉得在交大四年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收获很大。在机械研究所工作的八年里,张基忠校友凭借扎实的基础和踏实能干脱颖而出,并在超高压技术方面的突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当年27岁的他应邀到美国普渡大学参加“第十届国际压缩机工程会议”,他宣读的论文《200mPa氢气压缩机》让在座的行业专家们惊叹。美国相关机构向他抛出橄榄枝,但是出于对国家的责任感与归属感,“我永远是中国的儿子”这一信念让他毅然回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

如今的张基忠校友已不再是当年那个青涩的小伙子了,多了许多岁月沉淀出的成熟与稳重。他希望交大的学子能够努力学好基础学科,充分利用大学四年掌握知识,同时也要学会做人,拥有优良的德行和品性,勤于为善、乐于为善。对于母校,张基忠校友认为不要让扩招冲淡教育资源,学校要重点培养“大师级”人才,此外,应让教授们多思考学科的未来发展,而不是着眼于论文发表的数量。

张基忠校友也希望校友会能将同学们的缘分继续延续下去。他真切的希望母校能够越来越好。(原文刊登于《校友之声》2014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