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览】传递交大学科动态 展示交大科研进展[总第10期]
内容来源:西安交大新闻网
编者按:亲爱的校友,为了精准传递母校建设发展信息,协助校友对接母校科研成果,自2022年起,校友关系发展部特开设“【速览】传递交大学科动态 展示交大科研进展”栏目,通过我们编辑的梳理,每周五发布一次母校的学科及科研动态。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的校友与母校相关学科搭建起交流互通的桥梁。
目录
(2022年4月28日至5月5日)
一、学科动态
西安交通大学召开多场师生座谈会征求“十四五”期间改革发展工作意见建议
西安交通大学召开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虚拟教研室启动会暨第一次工作研讨会
教育部电子商务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启动仪式举行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与西安交通大学召开合作共建研究基地线上调研座谈会
2020年西安交通大学本科实验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专项结题验收工作举行
西安交通大学召开“基础学科跨越计划”工作推进会
央视《对话》特邀郭烈锦院士深度解读氢能时代到底还有多远
西安交通大学举办2022年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
西安交通大学师生设计作品荣获德国iF设计奖
二、科研进展
西安交通大学科研人员在大骨节病单细胞与肠道微生物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西安交通大学科研人员在强场量子电动力学物理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西安交通大学科研人员参与的CRHCP研究在《柳叶刀》杂志发表研究成果
央视综合频道报道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研成果:肌肉与心血管病密切相关
一、学科动态
西安交通大学召开多场师生座谈会征求“十四五”期间改革发展工作意见建议
2022年4月19日至29日,西安交通大学先后召开专家和基层教师、党外人士、各学院、有关职能部处及下属单位、党委委员、老领导及离退休老同志、学生代表等多场座谈会,就学校“十四五”期间改革发展工作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凝聚智慧,共谋发展。校党委书记卢建军、党委常务副书记荣命哲、副校长别朝红、党委副书记孙早,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定红参加相关会议。
卢建军强调,“十四五”时期是学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传承西迁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能力;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抓好“关键少数”,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勇于进行自我革命,不断提升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础研究、基础学科建设,全方位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加强一流大学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强校战略;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培养汇聚更多优秀人才,加快建设高水平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交大力量,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http://news.xjtu.edu.cn/info/1033/181819.htm
西安交通大学召开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虚拟教研室启动会暨第一次工作研讨会
2022年4月29日,西安交通大学牵头的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虚拟教研室启动会暨第一次工作研讨会召开。来自30余所高校的70多位骨干教师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超星集团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西安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郑庆华,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王青致辞。国家级教学名师、教发中心主任、大物虚拟教研室常务副主任徐忠锋主持启动会。
郑庆华指出,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和组织架构,大物虚拟教研室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教育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活力,要进一步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打破各种壁垒,实现新的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技术,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大学物理教育提供服务和支撑。

http://news.xjtu.edu.cn/info/1003/181937.htm
教育部电子商务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启动仪式举行
2022年4月28日,教育部电子商务专业虚拟教研室建设启动仪式在西安交通大学经金学院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教育部电子商务专业虚拟教研室联合申报成员单位专家,电商教指委秘书长、北京交通大学张润彤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王秋旺教授、经金学院电子商务系教师和研究生参加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经金学院副院长赵春艳教授主持。

http://news.xjtu.edu.cn/info/1219/181774.htm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与西安交通大学召开合作共建研究基地线上调研座谈会
2022年4月28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与西安交通大学召开合作共建研究基地线上调研座谈会。座谈会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科研规划部规划管理处与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苏玉波教授、副院长韩锐副教授主持。双方就合作共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实践研究基地”事宜进行了线上调研交流。
席光副校长希望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与西安交通大学能够继续深化交流合作,在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特殊作用,在成果产出、建言献策方面作出新的贡献,在留学生的人才培养方面作出新的探索。

http://news.xjtu.edu.cn/info/1002/181887.htm
2020年西安交通大学本科实验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专项结题验收工作举行
2022年4月27日,学校组织专家对2020年西安交通大学本科实验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专项项目进行结题验收。在结题验收启动会上,实践教学中心副主任陈立斌从项目背景、项目基本情况、工作过程、工作成效等方面对专项工作进行简要回顾,并对本次结题验收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据不完全统计,本次结题验收项目共产出教材、实验指导书15部,发表论文27篇,研发实验台、设备等教具14台套,建设开放实验44个,建设课程20门,以项目为依托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案例1项、全国优秀实践案例二等奖2项、省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指导学生参加竞赛获国家级奖项26项、省级校级奖若干,指导立项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1项,撰写研究报告49份,项目应用学生近5.2万人次等。
经项目负责人陈述、专家组评议,“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化学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等17项项目评为优秀,“基于光电位置传感器的综合性物理实验自主设计与应用”等32项项目评为合格。

http://news.xjtu.edu.cn/info/1219/181701.htm
西安交通大学召开“基础学科跨越计划”工作推进会
2022年4月25日,学校组织召开“基础学科跨越计划”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推进相关工作的落实。数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学院、航天学院、生命学院、基础医学院、前沿院、人文学院等基础学科相关学院负责人,以及研究生院、教务处、社科处、人力资源部、医学部、科研院、学科办等部门负责人参会,会议由副校长别朝红主持。
别朝红指出,基础学科建设是学校“十四五”期间的重要工作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重点任务,各学院要高度重视,专题研究承接和落实“基础学科跨越计划”的方案、举措,明确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人;要结合学科实际,深入挖掘自身优势和特色,探索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基础学科发展模式。

http://news.xjtu.edu.cn/info/1003/181720.htm
央视《对话》特邀郭烈锦院士深度解读氢能时代到底还有多远
2022年4月30日,央视《对话》节目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郭烈锦深度解读氢能时代到底还有多远。
氢能作为一种高热值、零污染的能源,对于促进全球经济脱碳,特别是在工业和交通领域有着不可或缺的替代作用。不久之前,我国出台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首次明确地提出氢在能源体系当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http://news.xjtu.edu.cn/info/1014/181846.htm
西安交通大学举办2022年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
为深入贯彻《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增强社会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营造知识产权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庆祝以“知识产权与青年:为更美好的未来而创新”为主题的第22个“4﹒26世界知识产权日”,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于2022年4月11日至28日举办了包含知识产权宣传讲座、学术讲座、研讨会等在内的丰富多彩的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
http://news.xjtu.edu.cn/info/1007/181840.htm
西安交通大学师生设计作品荣获德国iF设计奖
近日,素有“设计界奥斯卡奖”美誉的德国iF设计奖(iF DESIGN AWARD)揭晓了2022年度奖项名单,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艺术系青年教师董琪带领学生刘憬晗设计的作品《花花大会》(TFEP flower party)喜获德国iF设计大奖。
作品《花花大会》(TFEP flower party)是为中国曾经最大的毛巾厂——3511厂的活化与更新改造而作,目前厂区中已经开放的最大区域是以旧工厂改造的花鸟鱼虫市场为主的玻璃花房公共服务区。该设计围绕“社区因你更美好”的主题,通过对花和鱼的人物造型,用年轻人的态度和视角去呈现传统的花鸟鱼市,塑造“美好社区十条”主视觉,从而引发年轻人对议题和工业遗存的好奇心与关注,为这个有着70年历史的老厂房和老社区注入全新的活力。

http://news.xjtu.edu.cn/info/1007/181834.htm
二、科研进展
西安交通大学科研人员在大骨节病单细胞与肠道微生物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地方病研究所郭雄教授团队王溪副教授与陕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西安市红会医院、英国利物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科研人员合作,在大骨节病单细胞与肠道微生物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为揭示大骨节病病因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课题组采用单细胞测序技术,系统地比较了大骨节病、骨性关节炎和正常对照软骨细胞亚型及特定软骨细胞的鉴别标记基因,这些标记基因可能是软骨损伤修复重要靶点或这两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中的关键分子,发现一种新亚型软骨细胞-线粒体软骨细胞(mitochondrial chondrocytes,MTCs)在大骨节病软骨细胞中显著增多。该研究成果以《通过单细胞测序分析比较骨关节炎、大骨节病和健康软骨细胞群》(Comparison of the major cell populations among osteoarthritis, Kashin-Beck disease and healthy chondrocytes by single-cell RNA-seq analysis)为题,在国际权威期刊《细胞死亡与疾病》(Cell Death & Disease)在线发表。
课题组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了大骨节病患者肠道菌群构成与多样性特征,同时结合血清代谢组学探索肠道菌群与代谢物之间相关关系,结果发现大骨节病患者梭杆菌(Fusobacteria)与拟杆菌(Bacteroidetes)丰度值显著升高。该研究成果以《中国地方性骨关节炎—大骨节病患者肠道微生物群和代谢产物变化》(Alterations in the gut microbiota and metabolite profiles of patients with Kashin-Beck disease, an endemic osteoarthritis in China)为题,在国际权威期刊《细胞死亡与疾病》(Cell Death & Disease)在线发表。

健康人对照、大骨节病和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组织样本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结果

大骨节病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结构分析
http://news.xjtu.edu.cn/info/1004/181916.htm
西安交通大学科研人员在强场量子电动力学物理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年教师李彦霏与合作者采用全自旋分辨的蒙特卡洛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超短超强激光和相对论电子束的非线性Compton散射过程。研究发现,在圆偏振超强激光场中,由于电子瞬态辐射极化矢量与激光场矢量的相位匹配(同向或反向)关系以及电子反常磁矩导致的自旋旋转效应,经过多次散射过程累积后,散射电子出现了明显的纵向极化度,从而实现了从入射光子到散射电子间的螺旋度传递,且传递效率可高达10%。该研究结果揭示了QED顶角辐射修正相关的电子反常磁矩对电子自旋动力学过程的全新作用机制,证明了非线性Compton散射中入射光子和散射电子间存在明显的螺旋度传递效应,提出了利用超强激光条件研究QED辐射修正效应的全新途径。
该研究成果以“强激光场中电子反常磁矩导致的螺旋度传递效应”(Helicity Transfer in Strong Laser Fields via the Electron Anomalous Magnetic Moment)为题发表于《物理学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

http://news.xjtu.edu.cn/info/1004/181724.htm
西安交通大学科研人员参与的CRHCP研究在《柳叶刀》杂志发表研究成果
近期,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英贤教授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牟建军教授团队等完成的大型整群随机对照研究“中国农村高血压控制项目(CRHCP)”取得重大突破。2022年4月30日该研究的Ⅰ期结果“村医主导的高血压综合干预模式可显著提高中国农村高血压控制率”在线发表于《柳叶刀》(The Lancet)杂志上,牟建军教授为该研究论文的第二作者,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第二完成单位。《柳叶刀》是国际两大顶级医学杂志之一,影响因子达79.32。
CRHCP项目是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的主要内容之一,牟建军教授团队负责其重要子课题的研究工作。本研究首次证明以村医为主导的多层面综合干预模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http://news.xjtu.edu.cn/info/1004/181994.htm
央视综合频道报道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研成果:肌肉与心血管病密切相关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和水祥教授、心血管内科郑小璞教授团队的研究生周丹、高可等密切协作,利用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中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数据,进行了横断面和纵向分析,以研究中国中老年人群中肌肉减少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相关结果近期以论著形式发表在《柳叶刀》旗下的EClinicalMedicine杂志上,即时影响因子14.3。
研究结果首先证明了患有肌肉减少症的群体同时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情况更普遍。长期追踪研究也发现,患有肌肉减少症的人群,其未来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33%,特别是脑卒中风险明显增加。
文章发表后被药明康德团队编辑翻译为科普文,在网易新闻、医学新视点、梅斯医学、中国循环杂志等公众号转发,并引起了CCTV-1综合频道的关注,特邀研究团队进行了专访,相关内容于2022年5月3日在CCTV-1综合频道《生活提示》栏目播出。

http://news.xjtu.edu.cn/info/1033/181949.htm
内容整理:周雯 房羽茹
编辑:丁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