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建功立业风采】李红梅:红梅傲雪映圣地

李红梅,2002—2005年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胎胚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妇产科教研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获202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李红梅,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产科医生。工作39年来,扎根老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接生婴儿万余名,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第三届“白求恩式”好医生、陕西省先进工作者、陕西省第四届道德模范等多项光荣称号。
在革命圣地延安,有一位医者,她宛如一朵傲雪绽放的红梅,以无私奉献的精神、精湛的医术,在妇产科领域书写着动人篇章。她,就是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妇产科教研室主任李红梅。多年来,她用仁心仁术为无数家庭带来希望,成为延安医疗界的一面旗帜。
生死抉择,尽显医者仁心
作为产科医生,李红梅常面临艰难的“取舍”。在她心中,患者生命至上,为此她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甚至不顾自身健康。
有一次,一位携带梅毒病毒的孕妇分娩,新生儿娩出后重度窒息,生命垂危。面对浑身沾满粘液和污血的患儿,李红梅没有丝毫犹豫,毅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那一刻,她将病毒威胁抛诸脑后,一心只为挽救生命。最终,小生命在她的全力抢救下重获生机。
为身高仅86厘米的王雪和110厘米的王洋姐妹接生,是李红梅难忘的经历。对于患有侏儒症的姐妹来说,怀孕生子风险巨大,这对李红梅也是严峻考验。王雪孕期出现并发症,李红梅全程悉心照料,从安排住院到联系血库,再到亲自操刀手术。如今,王雪的孩子已8岁多。妹妹王洋受姐姐鼓舞也勇敢怀孕,在李红梅的严密监测和精心呵护下,顺利分娩,母女平安出院。(文中王雪、王洋均为化名)

坚守岗位,践行责任担当
在李红梅看来,产科病情变化迅速,“时刻准备着”是她工作的第一准则。2011年“五一”假期,当大家都在欢庆节日时,她和同事却在手术室连续完成六台手术;中秋佳节,为抢救从县医院转来的子宫破裂病人,她和同事彻夜未眠;2014年冬天凌晨3点多,接到紧急会诊电话,李红梅不顾天寒地冻、道路湿滑,在丈夫的护送下赶赴下级医院。
面对疑难危重病人,李红梅不仅追求治好病,更注重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和合适药物。一位孕妇产前检查发现十多公分的子宫肌瘤,足月时肌瘤长到16cm。如此棘手的情况,手术难度和风险极高。李红梅和团队反复讨论,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手术中,凭借丰富经验和精湛技术,成功剖出7斤2两的男婴,并剔除3.5斤的巨大子宫肌瘤,还保住了年仅27岁孕妇的子宫。当家属拉着她的手连声道谢时,李红梅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开拓创新,守护母婴安康
当选延安市产科专委会主任委员及延安市妇产科质控中心主任后,李红梅积极作为。2013年,她联合市卫健委、市妇幼保健院,启动延安市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建立抢救流程、规范救治措施、制定基层医师培养计划。她挤出时间备课,节假日放弃休息,前往全市13个县区的二十多家助产机构巡回授课,让产科医护人员掌握高危孕妇管理和危重症病人抢救转运技能。2019年,延安市历史上首次实现孕产妇零死亡率,这一成绩在全国都极为亮眼。
李红梅还积极开展妇女保健知识普及讲座,足迹遍布基层、学校、厂矿和农村。即便遭遇车祸,腰椎留有钢钉和钢板,双侧膝关节因多年超负荷行走严重受损积液、疼痛难忍,她也从未停下脚步,疼得厉害就打封闭针继续工作。

引领发展,铸就学科辉煌
担任产科主任十余年,李红梅注重学科管理、人才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在她的带领下,延大附院产科作为延安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每年收治近千例危重孕产妇,在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成绩显著。2011年,成功申请硕士学位授予点;2013年,获批延安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学科;2018年获陕西省“巾帼建功标兵岗”;2021年获陕西省总工会“工人先锋号”称号。
担任教学科研副院长8年间,李红梅助力医院取得多项突破。2018年入选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2019年院士工作站获批省级建设项目;2020年获批国家住院医师培训综合基地。如今,延大附院教学成果丰硕,住培专业基地齐全,科研项目不断创新。

39年的时光里,李红梅将全部心血倾注于延安老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她是医者,用仁心仁术守护生命;她是师者,培育医学人才;她是开拓者,推动延安产科事业蓬勃发展。她如同一朵红梅,在延安大地上散发着迷人的芬芳,激励着更多人在救死扶伤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原文刊载于健康陕西微信公众号,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来源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jUnV2DswVqmTHtFoMvB9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