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志林:国家级技术“大咖”养成记
陆志林:1992-1995年在西安交通大学机电专业学习,现为无锡锡山特种风机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高级工程师。20多年来一直扎根民营企业技术岗位,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一名高级工程师;从一名普通的乡镇企业职工到“金牌工人”、“省劳动模范”,始终如一地刻苦专研技术。在他身上体现了一种全神贯注、不懈钻研的技术工作者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去学习。
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陆志林获选“全国劳模”荣誉称号。
他与其它无锡代表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并登上国家最高领奖台,代表全体劳动者接受国家的最高规格表彰。
经过深入的采访,这位“全国劳模”背后的故事被一一掀开,仔细品读,耐人寻味。
陆志林,男,1973年出生,中共党员,无锡锡山特种风机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
25年来,他扎根民营企业技术岗位,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一名高级工程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劳动模范”“无锡市百名科技之星”“无锡市科普示范家庭”等荣誉称号,由其带领研发生产的风机、电机多次填补国内空白,产品直销欧美,多次获得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是名副其实的国家级技术“大咖”。多年来,陆志林深耕一线,体现出全神贯注、不懈钻研的技术工作者的“工匠”精神。
起早贪黑,忙到进了医院
1995年,毕业于西安交大的陆志林回到老家无锡洛社,在当时的锡山市特种风机厂当起了技术员。“我在学校里学的是电机专业,来到单位,却发现学以致用的不多。当时这家单位主要以机械零件加工配套为主,并生产一些直流电机冷却的特种风机,对我来说,产品是陌生的,技术也是陌生的。”陆志林回忆道。
当时的乡镇企业没有专业技术工程师传帮带,陆志林是“新鲜出炉”的名牌大学毕业生,同事们想当然地觉得小陆应该什么都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总会丢给他。
功夫在背后。陆志林为了尽快掌握产品核心技术,住在公司宿舍,开始日以继夜地“攻关”行动。每天清晨6时,他准时醒来,研究床边摆好的一件件模具、配件,按照工艺手册、技术要求进行对照学习,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就红笔标注,钻进公司的图书馆,把馆藏的专业书籍一页页地翻,一本本地啃,每天都要学习到半夜12点多才恋恋不舍地放下书本,钻进被窝沉入梦乡。
每天这样周而复始,有一次陆志林的身体扛不住了。在他新婚后大半年,陆志林又一次忙碌到夜晚十一点,准备收拾书本、风机样品的时候,他突然感到浑身僵直,伴随着刺痛,手和脚已经不听使唤。紧急之下,他通知了厂里的工友,连夜把他送进了惠山区人民医院。等其妻子接到通知,匆忙赶到医院的时候,陆志林已经缓了过来,望着正在挂着水的丈夫,妻子止不住地嗔怪:“工作也有个限度,把自己忙到进了医院,值得吗?”陆志林憨厚地笑道:“想一个问题,一想就忘了时间。”
从此以后,陆志林的妻子也慢慢地了解了自己的丈夫,对于工作有着近乎执著的态度,一个问题不彻底解决的话,绝不会罢休。从初入公司的“技术小白”,陆志林就靠着专业知识的补充,以及实际产品的摸索,慢慢成为了其中的“行家里手”。一件新的产品送到他手中,他总能即时地感受到这件产品的基本结构,对以后新产品的研发、改进、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老少搭档,车间里出真知
说起陆志林,他的很多同事反映“陆志林是最不像技术部长的部长。”作为一家年产值超2亿元的企业技术“核心人员”,陆志林的一身标配行头就是一件蓝色工作服、一副深度近视眼镜、一本记录本和一支钢笔,除了画图会呆在办公室里,其它时间,他都在车间里或试验室忙活。“车间里出真知,产品直接决定命运,技术要为产品服务。”陆志林深谙这一点,也一直这样践行着。
刚入行的陆志林,除了恶补专业知识,车间里灰头土脸地忙碌也为他带来了珍贵的实战经验。“那时候有三位老师傅,一位姓徐,一位姓陶,还有一位姓王,分别精通于制模、制图以及加工制造业务,我跟着他们干活,学到了很多。”陆志林道。其中让他印象最深的便是徐师傅。
徐师傅精通制模,从20多岁时便在厂里工作,一直干了30多年。每一份加工图纸到了徐师傅的手中,他总能挑出很多错处,不修改到正确坚决不生产,保证了产品的零返工率。“徐师傅眼光毒,经验足,我的图纸被一次次打回来,我就一次次跑车间,跟着他干活,向他取经。”
名牌大学毕业生却没有架子,求知若渴,不怕吃苦,这样的学生可让徐师傅乐开了怀。每天中午时分,成为陆志林的“小灶时间”,徐师傅一边操作工艺,一边详细讲解,毫不藏私。
到了后来,师徒两个处熟了,爱吃口小酒的徐师傅便会对徒弟说:“我去喝两口,你在这边继续干。”陆志林就按照师傅的指点,把剩余的工件制作完成。有的时候,陆志林也会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将一些新的想法加入到产品制作里面,在不断地失败过程中寻找思路,使得陆志林设计的产品既实用又新颖,具有可操作价值。
跟着徐师傅受益良多,跟着别的师傅收获也不小。从东北来的陶师傅,画图是一把好手,陆志林跟着陶师傅,从传统的手绘图纸入手,自我琢磨学习了计算机制图;王师傅的精工制造活儿一级棒,陆志林通过不断的摸索实践,对精密制造工件有了独到的心得。一项项技能被慢慢地从书本上具体到了生活中,整天一身铁屑泥土的陆志林,如同一块海绵,源源不断地吸收着知识的水份。
陆志林一直保留着这样的习惯,白天到车间里跟工人师傅学习,晚上翻阅最新专业书籍,多年来,厂里的各个车间的活儿,陆志林都做了个遍,床边被翻烂的《机械设计手册》和《风机设计》,更是蕴藏了陆志林尽职尽责、不懈钻研的工匠精神。“每个人步出学校的学历,并不是社会上的真实学历,只有在工作中经过检验真知的‘学历’,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陆志林这样认为。
零返工率,电机“心”中国造
2000年,陆志林所在单位转制成如今的锡山特种风机有限公司,公司产品退出了机械零件加工配套市场,转入以风机和电机为主的外资企业市场。“电机、风机都是机械的‘心脏’,‘心’好,机械就好;‘心’不好,机械就没用,或者用不长。”陆志林深谙电机、风机制造的重要性,从研发之始,就以“零返工率”为目标看齐。
2010年,某外资企业负责人来到锡山特种风机有限公司,委托开发一款异步启动永磁同步电动机。该产品在国内尚属空白,在国外造价昂贵,该外资企业负责人希望能将该产品实现“国产化”。由于特殊原因,产品样机只提供三天的观看时间,要在三天内吃透样机的构造原理,外形、结构以及性能不能有偏差,开发出来后还要送欧洲试验,试验通过才能完成合作。这是摆在陆志林面前的一道大难题。
性格使然,困难越大,机会越大,陆志林向这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发出了挑战。电机变成了玩具,陆志林整天把它捧在手里,左观察、右研究。他发现,该电机外形看似简单,但内部结构上与国内的异步启动同步电机不同,是变频器供电,高频率高转速,自冷式,并且体积小、出力大。陆志林从测绘开始,用一个通宵的时间把电机外形安装尺寸画下来,再小心翼翼地拆开,拍下照片,测量了内部结构以及定转子的尺寸;再用一个通宵的时间进行对比、测量计算,总算初步了解和记录了电机的基本技术资料。把电机装好还原后,陆志林草草休息一下就开始整理资料并出生产技术图纸。
接下来按照技术资料进行试制,在试制过程中又遇到了难题,国外样机的材料很难把握,使用国内常用材料电机发热严重,陆志林又急忙查阅了现代永磁电机的大量资料和文献,并请教永磁电机及变频电机的专家,经过数十次的试验、失败、重新试验、再度失败的经历后,最终解决了这一重大难题。同时又对欧洲客户的电机产品进行了细部调整改进,使电机在性能、使用上更匹配,最终呈样的电机产品得到了欧洲客户的赞赏。
该产品也成为锡山特种风机有限公司的又一“拳头”产品,在欧洲市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深获客户好评。该产品在2018年销售量突破40万台,创造了年产值5000万元的经济效益。
此后,由陆志林带头研发的隔爆型三相异步外转子电动机、隔爆型外转子电机轴流风机等产品均成为国内外首创的高新产品,获得发明专利和新型实用专利。与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合作开发的动车冷却系统牵引变压器、变流器用无蜗壳离心风机,更是被运用到“和谐号”和“复兴号”动车用风机中。
凭着钻研的精神,以及细心不出错的态度,陆志林不断地刷新着电机、风机研发成绩,其研发的产品性能优、工艺结构新型,用材扎实,极少返工,赢得“回头客”无数。多年来,陆志林一共获得4项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连续7年成为中国科学家论坛科技成果展示及产学研科技合作受邀嘉宾。
荣誉等身、光环笼罩,陆志林依然一袭工装穿梭于车间之内,与铁件、仪器打着交道。
“新产品开发永远在路上,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有足够的能力为社会创造出更多优越的产品。”陆志林道。
(原文刊载于无锡活力洛社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纰漏,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原标题:《“全国劳模”背后的故事》
文章来源:来源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NibSJVB6dkc9l7REleiH8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