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芬芳
Alumni Stories
校友故事
更多
校友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桃李芬芳 · 校友故事 · 正文
孙九林:学科学要做老实人
2019年06月13日 15:20 

孙九林:学科学要做老实人

 

作者:孙志华

 

  

孙九林1959年—1964年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机系发电专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院长。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十五岁读书,二年半学完小学六年课程

 

  19378月,孙九林出生在上海市松江县东门城墙外的毛草棚中,其父是从苏北逃荒到上海谋生的黄包车夫,母亲没有文化,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八。他出生几天之后,日本的飞机开始轰炸上海。在国难家困的情况下,其父实在支撑不住这样一个大家庭,就在他出生一个多月之后,全家又迁回苏北,在当时的盐城县西季庄住下,并将两个姐姐送给人家当童养媳,四个哥哥全部送给人家当义子,家中只剩下父母、长他三岁的哥哥和他。

1951年春,其父进入了人民教师的行列,每月能挣到34元的工资,参加解放军的几个哥哥也陆续与家里取得了联系,年长他三岁的哥哥也参加了工作。因此,其父决定让一直因为家贫无法上学的他上学读书,那时他已是15岁的小伙子了。一字不识的他能上几年级?老师了解了他的实际情况后,安排他插班到初小四年级就读。

  在老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他经常每天学习十多小时,用两年半时间完成了小学六年的学业。1953年秋季初中招生时,他在1200多名考生中进入前200名,因此进入了江苏省重点中学盐城中学初中部学习,1956年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进入本校的高中部。在六年中学学习阶段,一直享受国家的助学金。

  1959年高中毕业是选择未来的关键时刻,六年中学的学习使他对什么都感兴趣,最初幻想当一名解放军战士,但由于备考初中时,夏天晚上待在蚊帐中看书,使他在初二就戴上了眼镜,几次当兵体检都没能通过;又想当科学家,立志报考北京大学物理系。到1959年填报大学志愿时,班主任建议他报工程类专业。老师是最了解学生情况的,他的数理化成绩都还可以,搞工程技术可能对他来说为国家做贡献更有利,便放弃报考理科,改报西安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五年后毕业于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专业。

 

弃考研究生,钻研电网电源工程获奖

  大学即将毕业时,西安交通大学推荐他报考清华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研究生,进一步深造。他拿到了准考证,但最后没有走进考场。因为他计算了一下,本来入学很晚,再读研究生,硕士毕业就30岁了,何时才能为国家做点事情呢?最终决定还是走上工作岗位,到工作中去磨练和提高。

  19648月,他进入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动能研究室,这是当时国内唯一研究动能平衡(即现在的能源)和动能经济的研究室,当时给他定的方向是水能资源开发与农村电气化研究。五年大学学习中,他被多次派往发电厂、变电所、中心调度所以及水火电设计院去实习,把理论知识直接在实践中应用。最后被派往上海华东水电勘探设计院,直接参加当时华东地区的几个大型水电站的设计工作,为他后来的科研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69年底,他随单位到湖北潜江中科院五七干校。一个月之后,学校派他到潜江县主持引进国家高压电网电源的工程。从设计、设备材料采购、现场勘探、施工、调试、运行等等。当时可以说一无图纸,二无技术人员,三无设备材料,有的只是人们当时的一种精神。靠他们自己的双手完成了几十种设备及相应的控制屏的全部线路的安装调试。当电力部门来进行验收时,他们竟然不相信这是他们自己完成的。通电运行一年后,省里评比他们的工程获得了质量和安全运行的全省第一名。

  这段经历给他最大的教育是在困难面前要冷静面对,甘做学生,向行家请教,凭着激情和不畏难精神向前,敢于依靠科学知识去做最后的拼搏,要扎扎实实地一丝不苟地做实际工作,在科学与工程技术面前必须做老实人。

 

35岁学英语,把厂家玩不转的计算机玩转

19725月从五七干校回到了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在设备研制时他开始参加设备电源的制作,从搞强电进入到与弱电打交道,后来有机会接触到计算机的软硬件设备并在学习中完成任务。这些设备除国内自己研制外,主要设备全是从日本、加拿大、法国进口,资料全是英文,在语言上又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他从中学到大学全是学的俄语,英文是一点不会。新的技术要学习,语言要攻克,这是他前进中的又一个新课题,没有办法下决心攻关吧。当时研究所举办英文培训班,电视台也有教英文的,只好从ABC开始学,真可谓废寝忘食,少睡了不少觉,少了很多其他的乐趣。

  1978年以来,在交叉学科中探索。有了前几年学习计算机的基础,1978年单位花了100多万元从上海购进来一台国产计算机,那是为探索计算机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而购进的。厂家多次到现场调式始终无法运转。单位把任务交给了他,并配备以插队知青为主的队伍。他只好到处联系,组织大家去厂里学习,到已有同类计算机的单位去学习。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终于连制造厂家的技术人员也多次无法调好的机器,在他们手中运转了。他们自己培养了一支队伍,为计算机技术在资源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计算机与资源环境科学交叉研究。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提出利用遥感技术对我国主要产粮区开展粮食作物长势监测和产粮预测的任务,他们的团队虽然有了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知识和实际工程项目实施的经验与基础,但就遥感技术本身,课题组包括他本人懂得很少,对于用这种技术去实现对农作物的长势监测和估产就更没有把握了。

  结果在全国近300多位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五年的攻关解决了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数学模型及农业科学知识等综合集成技术的遥感估产系统,实现小麦、玉米、水稻主要粮食作物的长势临测和产量估测,达到了国家任务的指标,又为他们的研究团队在多项技术的综合集成创新上,增加了新的知识,提高了团队的工程技术水平。

  他说,农业是国家的基础,实现农业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建立农业资源信息系统是实现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基础。

 

教育家乡青少年,学科学要做老实人

  孙九林院士在他过去的工作岁月中,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事迹很多,限于篇幅不能尽述。记者特地请他讲讲成长体会,介绍治学、励志经验,以教育家乡青少年发奋学习,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他说,一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特别像他这样的知识分子进入科学领域,又比一般人晚了好几年,而且在科研道路上又不断改变原来的所学专业,每次接受任务均是新的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怎么办?有两条重要的经验,一条经验是要学会做学生,这不是到一般的课堂上去学习,而是要在社会这个大学堂里老老实实地去做一名小学生,向前辈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周边的同事学习。他认为,甘做学生,这是他几十年中能为国家做一点有益工作的主要原因。

  他语重心长地说,做学生就要刻苦,就要有一股求知的精神,有一股不怕困难的精神,有一种尊重别人的品德,有一种谦让的心态,有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第二条经验是勇于担当老师的职责,几十年他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年轻人。在他担任研究室主任时,有近10位插队的初高中知青,通过办培训班,送他们进学校,学习外语,一部分人成为他后来研究队伍的成员,少数人成了联合国的官员、国外知名大学的终身教授、公司的老总等。在他有了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的资格时,就千方百计地为他们创造条件参加国际会议、出国进修。

  作为一名科技人员,除了做好眼前的工作,还应把握领域前沿的发展方向,这样就能勇敢地去接受某些前人没有留下可借鉴经验的研究项目,或者提出若干可能完成的前沿课题并力求去实现它。从上世纪80年代初他接受了数据库技术以后,就不断紧跟信息科学和资源环境、农业等学科的交叉发展方向,提出、支持并参与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如资源信息学、国土资源信息系统、资源环境虚拟科研环境、虚拟地理环境、信息化农业、虚拟农业、精准农业、数据科学、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建设、地球信息科学等等。

    他说,历史在前进,社会在发展,科技队伍中的新生力量不断涌现,未来是属于青年一代,希望他们老老实实地做人,扎扎实实地做学问,为国家的科学和技术发展贡献才华。他虽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现仍在地球信息科学领域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原文刊载于中国科协官方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纰漏,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