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馈母校
Alumni Giving Stories
捐赠故事
更多
捐赠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回馈母校 · 捐赠故事 · 正文
忠厚传家继世长,念念不忘教育情——追忆陈学俊院士
2019年06月05日 14:38 

忠厚传家继世长,念念不忘教育情

——追忆陈学俊院士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网站


距2017年7月陈学俊院士逝世已经一年有余,时光如白驹过隙,宿草春风又,总思量,更难忘。在学校光影交织的梧桐道上,在彻夜长明的实验室里,似乎依然还留存着陈院士学习、工作的影子。江山回首发如雪,梦绕神州强国路,忠厚传家继世长,丹心不灭思今古。

曾经在最艰苦的环境之中,陈教授“不坠青云之志”;国泰民安之时,陈教授相信“青年强则国家强”的理念,通过捐赠的方式使得更多胸怀天下、目向远方的学子们有弘毅勤勉的助力。

近日,在陈学俊院士辞世一周年后,陈学俊院士及袁旦庆伉俪子女,将父母之遗产80万元赠予母校,设立“陈学俊袁旦庆奖学金”,用于奖励我校能源动力科学及电工学领域品学兼优的学生,支持母校教育事业的发展。陈学俊院士及袁旦庆伉俪子女代表陈以虹女士、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迈曾、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郭烈锦、能动学院党委书记何茂刚、电气学院党委书记成永红等出席了陈学俊袁旦庆奖学金捐赠仪式并致辞。仪式由西安交大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赵卫滨主持。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迈曾在致辞中追忆了陈学俊院士“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卓越风采,希望能动学院和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不断总结和挖掘陈学俊院士的教育思想、科研思想、育人思想等多方面的思想,为做好今后的工作提供思想和精神上的不竭动力。同时,感谢陈老师、袁老师子女们的捐赠,指出这是父母美德在子女身上的体现,是优秀家风的传承,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境界与品格。

捐赠仪式上,陈以虹女士表达了对父母深深的思念之情。她表示,将父母生前积蓄捐赠成奖学金,这既是父母的心愿也是纪念父母最好的方式。龙隐海天,先人已去,但陈院士坚定不移矢志报国的家国情怀、孜孜不倦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高山景行的伟大人格将永远凝聚成西迁精神上的光辉一笔,载入西安交大发展的史册中,鼓舞每一位交大人继续奋勇前行。


擎天之柱

陈学俊院士是我国著名的能源动力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我国锅炉专业、热能工程学科创始人之一,多相流热物理学科奠基者。他出生于动荡国难之时,年少时勤学苦读,学成后矢志工程报国,一生为中国工程事业奋斗到底。

他是我国热能工程学科创始人之一,创办了我国第一个锅炉专业,为满足国家发展需要,筹建了国内第一个可以工作到临界压力至超临界压力的高压试验台,这在当时的国外高等学校中也属罕见。他也是我国多相流热物理学科奠基人,主持筹建了我国高校中第一个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成果始终保持在世界前列。

陈教授的工程强国路,不仅在于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促进学科发展,同时也注重结合对国民经济发展有应用前景的研究项目,真正做到“把研究成果写在国民经济主战场”。他年轻时曾感怀所作一曲《工程师进行曲》:“争名利,无意义,学工程,有志气,为人民,谋福利,为社会,求进取,我们大家一致把心齐,爱团体,我们永远为中国工程奋斗到底。”这一曲矢志报国的拳拳之音,他倾尽毕生心血吟诵,持之以恒地践行,以一己之力成为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擎天之柱。工程强国梦,早已深深印刻在陈学俊教授的血脉里,也继承传递在他的弟子后学中。


西迁之魂

“国有成均,东海之滨;为民族计,远徙三秦。不恤一身,赴国之需。”1957年,当时任教于交通大学的陈学俊院士和袁旦庆教授,为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拥护交大迁校。临行前,陈学俊院士与夫人袁旦庆教授商议后,毅然将上海的两间位于牯岭路的房子交给了上海市房管部门,随身带走了家具和行李,坚定扎根西部的信念,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夫妇二人带着4个年幼的孩子,乘坐满载交大第一批基础技术课与专业课教师的专列由上海来到了西安。

从繁华的十里洋场到荒无人烟的西北大地,巨大的落差、艰苦的条件都没能成为阻碍陈教授前进的障碍。他同全校师生一起,建立起一个全国一流的崭新校园。在中西部工业方兴未艾强劲发展的情势下,他的动力系,成为了国家高教系统最具学术影响力的系。他成立了多个研究所与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关研究成果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数十亿元人民币,在我国能源、动力、石油、化工及环境等行业的科技进步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陈院士夫人袁旦庆教授毕生从事高等学校电工学课程教学和研究工作,担任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电工学教研室主任20余年,参与制定新中国第一部高等学校“电工学”课程教学大纲,长期担任全国高等学校电工学课程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主审的《电工学》教材在我国电工学课程教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电工学界的杰出教育家。

西迁六十载,筚路蓝缕,栉风沐雨,校园里的梧桐树早已枝繁叶茂。蓦然回首,陈院士和袁教授夫妇是西迁精神的书写者与实践者,是这棵西迁大树上当之无愧的一杆擎天枝。扎根西部数十载,他们以青春和热血拓下一片疆土、以深情和生命播撒一片繁荫,继续滋养着后学之士们不懈奋斗。


育人之梯

育人六十余载,陈教授亲自教过的学生有2500多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我国动力工业领域的骨干力量,不少人成为有重要贡献的专家、教授,6人成为两院院士。陈教授一贯重视品德教育,时时不忘先教做人。他经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教育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鼓励学生们要有理想、有志气、自尊自信、勇于创新、贵在坚持。他是一位严师,亦是益友、慈父,他对学生的工作和学习严格要求,也对学生们事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贴心关怀。多年来,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学生大多选择留在国内,特别是扎根在西部城市,为祖国的西部大开发建设服务。

数十年如一日,陈教授始终扎根在教学育人第一线。在西安交大的梧桐东道,无论春夏秋冬,经常有人见到被搀扶前行的陈教授,实验室、教室、办公室里,也时常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他的敬业精神和严谨学风,成为交通大学所有师生的楷模。

“零落成泥碾作尘,依然香如故。”无论时空如何改变,陈院士心底对母校的深情始终如一。他毕其一生践行了交大人的优良传统,更成功教育出了同样具有这样美好情怀的子女和人才,一直心系母校发展,倾注心血帮助学子们成长。

陈院士一生生活俭朴,却热衷捐资助学,高山景行的伟大人格如春风化雨般深刻影响着家人和后辈。夫妇二人曾在1996年被评选为十对全国金婚佳侣之一,在北京接受颁奖。1996年,他将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的10万元奖金,分赠给了安康希望工程和西安交通大学,以设立研究生奖学金。2006年,陈学俊院士在学院内设立“陈学俊优秀奖学金”,至今已奖励学生百余人,发放奖学金几十万元。 2016年,在交大120周年校庆之际,陈学俊院士再次向学校捐款20万元支持母校的人才培养和教育事业发展。其夫人袁旦庆教授亦常年资助安康农村20多位贫困女孩上学。2018年9月,陈院士的子女们再度向学校捐赠父母遗产80万元,希望陈学俊院士基金能够鼓励和帮助更多交大学子。

忆往昔,桃李不言,自有风雨话沧桑;看今朝,厚德载物,更续辉煌誉五洲。陈学俊院士逝世一周年之际,我们再次来到西迁纪念馆,缅怀先生遗风。他曾化作擎天之柱,为新中国的工程建设撑起一方蓝天;曾义无反顾离开繁华的上海滩,携家带口为西部建设添砖加瓦;曾甘为人梯,春风化雨,芬芳满庭。

陈学俊院士用一生践行“工程救国、科学救国”的信念,诠释了“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奋踏实、艰苦朴素”的崇高品格。生命无常,科学不朽,如今斯人已去,其志弥坚、其情益真、其言至奋,陈院士的精神将激励一代代交大人秉持先贤遗志,扎根西部,为西安交大、为国家的发展矢志不渝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