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3位校友当选两院院士
北京时间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19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其中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64名院士和20名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选举产生75位院士和29位外籍院士。我校校友吴宜灿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罗琦、严新平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排序依据校友毕业时间)
吴宜灿,198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核反应堆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反应堆工程和安全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中科院核能安全技术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际核能院院士、中国铅基堆核能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国际小型铅基堆联盟(CASLER)主席、国际能源署(IEA)聚变核技术执委会主席。
吴宜灿长期从事核科学与技术研究工作,在核能与核安全方面取得了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集体奖)、国家能源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以及美国核学会聚变核能杰出成就奖、欧洲聚变核能创新奖等多项奖励。
罗琦,199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罗琦长期工作在我国核动力装置研究设计的第一线,深耕核科研技术近30年,为我国核能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率领的团队研发出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ACP1000),满足世界最高核安全标准,成为中国核电技术“走出去”的国家名片。他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项,个人一等功和个人二等功各1次,获中国杰出质量人奖,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央企业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等荣誉称号。
严新平,1997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交通运输工程和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带头人。担任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航运与海事安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内河智能航运交通运输业协同创新平台主任;兼任国际航运协会(PIANC)内河智能航运工作组专家、教育部科技委能源与交通学部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等。
严新平是水路交通工程领域的国内外著名专家,长期从事水路交通工程领域教学与科研工作,致力于船舶的设备运行安全、航行安全、驾驶安全等研究,在船舶的设备磨损诊断、航行风险控制、智能驾驶等方面有开拓性成果。主持研制船舶动力设备磨损在线监测与远程诊断系统、内河高等级航道通航运行系统、船舶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实现工程应用,为发展我国水路交通安全技术体系做出突出贡献。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科技进步、教学成果二等奖各1项。
作者:校友关系发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