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医疗器械高峰论坛暨西安交通大学医电校友会第十一届校友论坛圆满召开
内容来源:西安交大医电校友会
10月20日,在第83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召开之际,一年一度的思源医疗器械高峰论坛暨西安交通大学医电校友会第十一届校友论坛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如约举行。本次论坛由国药励展、西安交通大学医电校友会和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共同举办。
论坛由西安交通大学浙江研究院许凌云校友主持,参加论坛的主要嘉宾包括西安交通大学医电校友会会长、宾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中国区经理关力、辰德资本基金管理合伙人谈庆、国药励展董事总经理胡昆坪、深圳巨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翁良军、邦勤资本总经理刘明宇。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议可谓“两国三地同步,线上线下结合”,除了亲临会场分享的嘉宾——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超声科李世岩医生和德福资本董事总经理易琳之外,还有远在美国的陈峰浩校友以及身处西安交大创新港的徐峰教授与现场观众连线分享,同时交大生命学院还组织了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仲英书院的百名学生在线观看直播。
关力会长首先致开场辞,他表示思源论坛由来已久,很多行业大咖和学术领军学者都曾在思源论坛做过精彩的分享,本次线上与线下结合,首次实现了校友远程甚至跨国分享关于医疗行业发展的理念与建议,希望能有更多的观众从中受益。同时,关力会长分享了医电校友会在疫情期间的贡献,他感慨全球各界的校友互相帮助,团结一致,共同抗击疫情,给2020年寒冷的冬天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校友们也再一次实践了“饮水思源,为世界之光”的内涵。
接下来是四位来自医疗领域的学者和行业精英的分享。
陈峰浩,交大99级的校友,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西安交大华盛顿校友会会长,医学人工智能公司LINKSciences创始人,霍普金斯创新创业俱乐部创新中心负责人。
他就“中美关系大背景下对中国医疗工业产业界与学术届的建议”展开了分享。霍普金斯医院是现代医学和医学教育的摇篮,为全球患者带去了希望,陈峰浩校友所在的霍普华丰俱乐部聚焦于创业创新与医疗行业的交流合作,包含创投沙龙、创业学堂等优质项目。他认为现今中美国际关系下,“原创培养型创新”将日益取代“模仿或技术嫁接型创新”。2010年后,国际环境下跨境医疗日趋成熟,而疫情之后,作为周期长、规模小的领域,其发展将受到影响,因此将从实际服务往数据服务等远程虚拟领域转移。过去的十年也是医疗交流的黄金发展时代,包括短期培训、长期访学、学术交流等,今后也将有较大限制。关于抗击新冠部分,他们团队主要涉及疫情数据分析工具的开发、新冠疫情研究。令人欣慰的是,由中国学生发起和主导的约翰霍普金斯的疫情地图项目被白宫引用,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并作出实际贡献,这是华人的骄傲。紧接着,他分享了由俱乐部和校友会共同发起的“愿君之高义,与吾同行”抗击新冠的系列活动,在各地校友会的团结协助下,筹集了两吨的物资支援国内,而后期疫情发展后又支援了美国重点医院,并给校友家庭带去了帮助。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驻美大使馆也向交大校友会发来了感谢信,并被交大校史馆收录。最后他从世界各国政府机构的防控力度和新冠死亡率展望了疫情发展,他认为国外疫情有长期化趋势,对国际社会有较大影响,但我们也看到防疫各个团队都有华人身影,中国和美国的资源整合是非常密切的,作为医疗行业的从业者,他十分希望各国还是能够和平相处,国际交流能够万古长青。
易琳,德福资本董事总经理,本科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后取得北大MBA学位,她曾主导苑东生物、成都倍特、高视集团等项目。
此次受交大医电校友邀请做题为“关于疫情后资本助力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分享。她认为疫情对医疗企业盈利影响远小于其他行业,具有长期的投资吸引力和发展动力,过去五年医疗器械市场增速迅猛,预计未来五年增幅15%-20%,远超全球增长。但值得医疗同仁注意的是,尚有较多医疗器械核心原件依赖进口,供应链本地化成为资本关注的一大要素。另一方面,疫情席卷之后,随着国家日益重视公共卫生基础建设等因素的影响,医疗投资更聚焦于高质量、高门槛和高效价比的业务。最后,她强调国产替代和并购整合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未来的趋势,优质的产业公司应与能给产业支持的资本协力发展,德福资本作为一家致力于投资中国优秀的医疗健康行业企业的投资公司,希望能在今后助力更多的相关企业共同发展。
徐峰,本硕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博士毕业于剑桥大学工程学,其后在哈佛医学院和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健康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任博士后和研究员,目前就职于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徐峰教授指出生物医学的突破性发展大多源于新技术或新领域的出现,他预测下一个关键领域为物理工程,因此深入研究多尺度生物力学与力学生物学对于了解相关疾病发病机制和防治,改善人类生活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接着,他主要分享了他带领的BEBC团队基于“多孔柔性材料的即时检测技术”的研究成果。他强调他们团队以Bed-Bench-Bed为策略,即从临床提炼需求,从以生物力学为基础理论,结合其他科学,围绕生物技术研发,最后将应用推广到临床,而团队目前有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骨干教师21人和来自15个科室的35名临床医生可以很好地满足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的科学研究目标。从研究对象来看,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检测技术在医疗、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方面都应用广泛。徐教授介绍了他们团队基于多孔材料的即时检测技术的具体原理,并从灵敏度增强,定量监测,多目标检测,功能性改善,数字化PCR,超速PCR,长期监测等方面展开了详细讲解。徐峰教授指出新冠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世界格局,政府格局和科技格局的改变,他勉励学生能够将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看到个性化健康监测的发展趋势,不断提升自己,把握发展际遇。
李世岩,博士,副主任医师,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超声科,擅长腹部、浅表器官疾病的超声诊断及微创介入治疗,特别在肝胆、胃肠系统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及科研经验。
他围绕“超声医学的临床应用与未来”这一主题,介绍了超声技术成像维度逐渐增加,观察内容逐渐丰富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前超声临床适用性广,需求量大,同时医生工作量巨大的临床现状。此外,李医生着重与我们主要剖析了一线临床在超声检查时遇到的难点痛点,主要围绕超声耦合剂、分辨力与穿透力的平衡、超声波传播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局部显像带来的操作者依赖性、从主观判断到智能化分析的超声诊断的需求,超声介入针的多样化、灵活性需求等。最后他对超声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与展望,从超声诊断来看,希望在提高性能,丰富功能的同时更加符合患者需求,同时解放超声医生双手,实现远程诊断、图形标准化和结果互认等目标;从超声治疗来看,希望能够实现超声微创、无创诊疗的一体机构想。需求的实现离不开医疗从业者的团结协助,希望未来超声能够进一步升级成为临床诊疗中的“狙击手”,更加高效地服务于临床。
四位来自不同细分医疗领域的嘉宾的分享,激情澎湃且干货满满,线下高朋满座,线上收听不断,截止目前,视频链接累计观看676人次。本次会议圆满成功,感谢四位嘉宾的精彩分享,也感谢一直关注并参与交大医电校友活动的各界校友与医疗同仁!期待我们明年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