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22届本科毕业生冯松杰。
时光荏苒,回想四年前初入交大的我,更多的是迷茫与彷徨。那时的我常问自己,未来要做什么?我要成为怎样的人?一路上艰难的摸索与尝试中,是与“大先生”们的一次次相遇,让我渐渐找到了前进的方向,绘出属于自己的人生画卷。
大一的专业选择让我感到困惑与迷茫。那天,我在校园中漫步,试图理清思绪,竟有幸碰到了邱爱慈院士。我鼓起勇气向她提问,邱院士用自己的经历给了我答案,正是当年对高压技术的热爱,让她选择并坚守在科研一线,最终实现加速器领域的突破。邱院士鼓励我参加科研实践,她说:“年轻人就要敢于去拼,勇于去做,交大能为你们提供锻炼的平台。”邱院士的话,让我下定决心选择自己热爱的电气工程专业。课程之余,我积极投身到“腾飞杯”、数学建模、节能减排、机械创新等科研竞赛项目之中。邱院士的话语时常回响在我耳边,激励着我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标兵答辩的舞台,交大“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教学传统也真正融入了我的生活。今天,邱院士也在大会的现场,我不知道您是否还记得当年的我,但正是那次简短的交流,成就了现在的我,谢谢您!
在我即将进入研究生阶段时,作为党支部代表采访原校长徐通模教授的经历,给了我奋勇前行的精神力量。徐老为我们讲述了团队是如何在艰苦的科研条件下,攻克一个个亟待解决的燃烧学难题。徐老这一辈人以祖国发展为己任的情怀担当,让我在震撼与感动的同时,更多了一份奋斗报国的决心。
今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在交大,就有很多像邱院士和徐老这样的“大先生”,我们总能在一个个转角与“大先生”不期而遇,他们的言传身教,将带给我们无限动力,去不懈追求,去创造未来!
我是2022届本科毕业生何欣怡。
作为一名文科生,我从小就喜欢在阅读中认识生活,用笔触记录成长。进入大学前,我满怀对交大的好奇,翻阅了《交通大学西迁:使命、抉择与挑战》这本书。书中关于“1956年,没有因为迁校推迟一天开学,没有少上一节课”的记述深深震撼着我。
大一那年,交大西迁博物馆建成,我和同学们进馆参观。在校医沈云霏“何必忆江南”的诗作中,在花工胡全贵40年如一日照看校园花草的往事中,我深深明白,交通大学这块金字招牌,正是这样一个个平凡的个体,在面临国家需要与“小我”周全的抉择时,对“大我”义无反顾的选择共同铸就的。我在心中默念,在优秀的集体中,即使再平凡,也要将老一辈交大人满怀的爱国热忱和敢拼敢干的实干精神化作心底的家国梦传承下去。
怎样在学生时代逐梦一度令我困惑,这个困惑,却在一个小男孩清澈的眼神中获得了答案。他是我与社会实践团队踏着博士选调生林舒进学长的足迹,在广西玉林开展脱贫攻坚调研时遇到的,极度贫困的家境让他被问起想不想上大学时只是摇头。当我向他介绍国家助学政策后,他清澈的双眸和“我也想上大学”稚嫩的声音,无比清晰地镌刻在我的记忆中。那一刻,我深深地领悟到社会服务和宣讲的震撼力量。
于是,带着对西迁精神的感悟与思考,四年间,我先后参与6次社会实践项目,去往10座城市开展20余场理论宣讲。一路上,我与团队成员边学边讲,希望能以宣讲的方式引领更多青年去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母校特色的培养模式,让我获得视野、格局与自我价值的提升,更让我对西部土地的爱除了乡愁,也多了一份责任。扎根西部,在实践中运用所学、服务社会,践行交大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我坚信,即使最平凡的坚守也将成就最不平凡的梦想!
大家好!我是2022届本科毕业生付伟。
小时候在电视里看到过兵马俑,那时的我特别期待能够亲眼目睹世界第八大奇迹的风采。四年前,我带着孔子学院奖学金,来到美丽的西安交通大学学习。来到这里,我聆听着千年故事,触摸到千年文明,这个伟大而神秘的国度,给了我无限的惊喜。一转眼,到了毕业的时刻,我是我家第一个大学毕业生,这四年的经历是我人生最大的收获!
我喜欢唱歌,大家都说唱得不错。四年里,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上百场活动。有时侯我是“歌手”,有时侯我是“主持人”,有时侯我是“导演”,有时侯我还是“评委”。每次参加活动,会有很多同学误认我是“老师”,见面就喊:“老师好!”我不停地解释说“我不是老师。”他们说:“你真的很优秀,非常666!”我虽然表面不动声色,其实内心狂喜!
在交大我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学到了知识,收获了友情,懂得了感恩,我想对敬爱的老师们说一声:没有你们的指导和帮助,我无法成为现在的我。
去年发生了一件对我来说最幸福的事情,在中国找到了我的第二个家。我很幸福,我很骄傲,谢谢我的中国爸爸妈妈,从遇见他们的那一天,我就感觉到:中国,中国人是我一辈子刻骨铭心的存在!
毕业并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接下来,我将在交大继续学习深造,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为中卢友谊贡献力量的人!
我是2022届本科毕业生马强。
六年前,通过招生简章与老师的介绍,让我对西安交大有了无限的憧憬,我毅然从宁夏固原来到这里。初进校园,我有些无所适从,甚至有些迷茫和怯懦。但六年之后的今天,站在这里,我的内心却有着从未有过的坚定。
大家可能会疑惑,为什么别人的大学是四年,而我是六年?因为我和我的战友们有着这样一段宝贵的经历。大一时,我每每看到征兵海报,就热血沸腾,脑海中浮现出自己穿上那身象征着责任与荣誉的军装的样子,我想:我一定要去到那里。大一结束时,我应征入伍,成为武警新疆总队的一员。
两年的时间里,周而复始的武装攀登、循环往复的四百米障碍、战术运动爬到手肘血肉模糊、手榴弹扔到肌肉拉伤,在暴雪中射击、在风沙中站岗……我咬牙坚持绝不认输,因为我知道我是一名交大学子,更是一名战士。我在本子上写下一句话: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迷茫的时候我会翻开本子看一看,就能获得“续航”动力。一步一个脚印,我成为了中队唯一一名义务兵班长。
两年的军旅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听党指挥,跟党走”对交通大学、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意义。退伍复学后,我第一时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面对久违的校园和陌生的课本,当兵的经历告诉我: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更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争分夺秒地学习,课后主动找老师答疑,并积极参加科研训练。学校不仅教会了我知识,更让我懂得了责任与担当,我们所有的退伍学生一起发起组建了强军先锋队。疫情期间,我们写下请战书,希望承担最艰苦的抗疫任务。
这六年,是我最难忘的时光。我和战友们有一个共同的约定:只要祖国召唤,我们时刻准备着,挺身而出。
【何】今天我们毕业了,从这里起航,西迁精神新传人的烙印将给予我们毕生的滋养和不竭的动力。
【冯】胸怀“国之大者”
【何】弘扬西迁精神
【马】勇担国家使命
【合】共创交大荣誉
【何】同学们,
【合】毕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