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News
新闻
更多
母校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 · 母校要闻 · 正文
【速览】传递交大学科动态 展示交大科研进展[总第6期]
2022年04月08日 16:53 

【速览】传递交大学科动态 展示交大科研进展[总第6期]

内容来源:西安交大新闻网

编者按:亲爱的校友,为了精准传递母校建设发展信息,协助校友对接母校科研成果,自2022年起,校友关系发展部特开设“【速览】传递交大学科动态 展示交大科研进展”栏目,通过我们编辑的梳理,每周五发布一次母校的学科及科研动态。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的校友与母校相关学科搭建起交流互通的桥梁。

目录

2022年3月31日至4月7日)

一、学科动态

卢建军调研金禾经济研究中心

卢建军调研高端装备研究院校企联合创新团队

西安交通大学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总结暨工作推进会召开

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与榆林市合作研讨会召开

国中资本-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部合作推进会召开

全国高校“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学创新中心高端论坛举办

西安交通大学举办教师授课竞赛

西安交通大学“电路实验”课程思政纪实

二、科研进展

西安交通大学科研人员实现电场大范围调控自旋霍尔角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人员在高性能陶瓷3D打印领域取得新进展

西安交通大学科研人员在复杂疾病罕见变异研究策略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教师在汇率与国际直接投资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一、学科动态

卢建军调研金禾经济研究中心

2022年3月30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一行到金禾经济研究中心调研,党、校办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卢建军与中心教授、教辅人员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中心的建设发展历程、人才培养模式、科研项目进展情况,就中心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

http://news.xjtu.edu.cn/info/1033/180571.htm


卢建军调研高端装备研究院校企联合创新团队

2022年3月31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校党委书记卢建军来到高端装备研究院,实地调研由西安交通大学与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合作共建的新型涡轮火箭冲压组合动力联合创新团队,并与校企双方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团队的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科研攻关等情况,推动校企融合进一步走深走实。

http://news.xjtu.edu.cn/info/1033/180625.htm


西安交通大学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总结暨工作推进会召开

2022年3月31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召开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总结暨工作推进会,副校长别朝红,科研院、各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及科研秘书参加会议。

别朝红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国家基金工作要紧密围绕提质、增量、紧盯这六个字展开,要进一步做好项目的组织工作,提升申报质量。要发掘校企合作潜力,从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学校理工科优势,凝练科学问题,增加申报渠道,发挥学校学科交叉优势,理工、文管、医经法多学科联动,拓展申报的广度。要紧盯国家重大科技需求和科学前沿,在科研工作中落实“四个面向”,勇攀科技高峰,科研管理部门要做好全链条服务。

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集中接收期间,学校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困难,申请的国家基金各类项目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科研院将努力做好国家基金申请、组织等全流程服务工作,力争在2022年国家自然基金工作中再创佳绩。

http://news.xjtu.edu.cn/info/1004/180683.htm


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与榆林市合作研讨会召开

2022年4月1日上午,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王国忠及榆能集团一行来校洽谈合作,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何雅玲会见王国忠及榆能集团一行,平台联系人、教务处副处长兰剑,以及储能平台相关教师代表参加座谈。

会上,平台联系人兰剑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创办过程、使命功能、校企协同以及下一步计划任务等基本情况。何雅玲从储热技术研究与应用、压缩空气储能研究与应用、多类型储能智能规划与接入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储能相关技术研究应用情况。平台教师代表分别就锂/钠离子电池、氢能与燃料电池、机械储能、储能系统等领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及其在多种场景下的应用进行了介绍。与会人员围绕新型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现有储能技术优势与瓶颈、加快储能技术研究应用落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

http://news.xjtu.edu.cn/info/1004/180676.htm


国中资本-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部合作推进会召开

2022年3月29日,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安市科技局主办,电信学部承办的国中资本-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部合作推进会通过腾讯会议形式召开。西安市科技局、秦创原促进中心、国中资本、西安交通大学校友部、电信学部、电气学院相关领导、校友及师生代表参加。

国中资本响应国家号召,针对国家重大需求,重点在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安全及企业服务、电子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大健康层面进行产学研投资孵化。国中资本董事长施安平表示,国中资本将深度对接电信学部及相关学院的科研成果实际情况,在产业和资金层面予以大力支持。

http://news.xjtu.edu.cn/info/1007/180579.htm


全国高校“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学创新中心高端论坛举办

2022年3月27日下午,全国高校“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学创新中心高端论坛召开,主题是深入推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来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共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近千名师生在线参会。

论坛特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负责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士海,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朱安东,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世锋就平台互鉴、推动合作、教学改革、发展规划深入交流。来自全国高校的10多位专家围绕如何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系统、深度、有机融入思政课的教学方法、目标、实践展开深入交流。

http://news.xjtu.edu.cn/info/1007/180562.htm


西安交通大学举办教师授课竞赛

2022年3月30日,历时半年的西安交通大学教师授课竞赛落下帷幕。比赛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办,通过初赛阶段专家随堂听课、复赛阶段材料评审和现场评比等环节,共评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18名、三等奖34名。其中,材料学院马飞、电信学部陈龙和医学部王玮3位教师获传统型教学赛道一等奖;化工学院余云松、材料学院孙巧艳和新媒体学院黄蓉3位教师获创新型教学赛道一等奖。材料学院、电信学部、经金学院获优秀组织奖。

http://news.xjtu.edu.cn/info/1003/180615.htm


西安交通大学“电路实验”课程思政纪实

“电路实验”是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面向电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电路”的课内实验,由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承担实验教学任务,年均面向1700余名本科学生开展逾2.3万学时的实验教学。

“电路实验”经过长期积累和持续改革,形成了分层次、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扬了“厚理论,重实验”的教学传统。近年来,教学团队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课程特点,对如何开展“课程思政”进行了多种设计与尝试。在探索中发现,贯彻“大思政”理念,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实验教学中,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设计思政教学内容时,经过分析实验项目特点,结合学校发展历程,教学团队以“务本”这一核心文化观点为切入口,在多个实验中引用深化,实现了在有限实验教学中进行有效价值引导的目标。

http://news.xjtu.edu.cn/info/1219/180584.htm


二、科研进展

西安交学科研人员实现电场大范围调控自旋霍尔角

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部刘明教授团队在PMN-PT衬底上构建了Bi2Se3/NiFe结构的霍尔器件。通过在衬底上原位施加纵向电场对Bi2Se3自旋霍尔角进行调控,调控效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可回复性,最高实现了Bi2Se3自旋霍尔角600%的增强。自旋霍尔角的大范围调控与增强可有效降低SOT-MRAM器件中磁化翻转所需的临界电流,该工作在设计低功耗与可调谐自旋电子器件中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结果以“电场大范围调控Bi2Se3自旋霍尔角”(Giant tunable spin Hall angle in sputtered Bi2Se3controlled by an electric field)为题,在国际著名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

http://news.xjtu.edu.cn/info/1033/180721.htm


西安交学研究人员在高性能陶瓷3D打印领域取得新进展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鲍崇高教授团队采用聚多巴胺对熔融石英(SiO2)陶瓷进行表面包覆改性,取代了传统光固化成型膏料制备所需的分散剂和吸光剂,制备了基于光固化成型(SLA)技术的SiO2f/m-SiO2陶瓷膏料。所制备的SiO2f/m-SiO2陶瓷膏料具有优异的流变特性和更高的成型精度。采用光固化成型结合硅溶胶浸渍技术对SiO2f/m-SiO2复合陶瓷进行浸渍处理对SiO2f/m-SiO2复合陶瓷的力学性能进行改善。结果表明,当浸渍次数为3次时,SiO2f/m-SiO2复合陶瓷的力学性能得到较大提升,其中弯曲强度增幅约20.4%,压缩强度增幅约42.0%。

该成果以《聚多巴胺包覆SiO2陶瓷膏料的制备及光固化成型结合硅溶胶浸渍SiO2f/m-SiO2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The fabrication of fiber-reinforced polyamine-coated silica paste 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iO2f/SiO2composites via stereolithography combined with silica sol impregnation)为题发表于3D打印国际顶级期刊《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上。

http://news.xjtu.edu.cn/info/1004/180611.htm


西安交科研人员在复杂疾病罕见变异研究策略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张峰团队针对复杂疾病遗传异质性强,罕见变异频率低的难题,提出将复杂疾病多基因风险评分与全外显子组关联研究整合的分析策略。首先,利用既往大规模GWAS研究结果,计算个体复杂疾病多基因风险评分,然后采用极端表型抽样过滤多基因风险评分低的个体并重新定义疾病表型,使罕见遗传变异在研究样本中得到显著富集,部分解决了复杂疾病遗传异质性强,罕见变异频率低的难题。为了验证分析策略的有效性,研究人员利用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公共队列发布的20万人的全外显子测序数据,进行了抑郁症的全外显子组关联研究,结果发现OR8B4等基因上的罕见遗传变异在抑郁症的遗传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成果为复杂疾病相关罕见遗传变异鉴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分析策略,显著提升了统计效力,同时也为揭示抑郁症的分子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重要科学证据。

该成果以《全外显子筛查鉴定了抑郁症的新罕见遗传变异》(Exome-wide screening identifies novel rare risk variants for 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为题在精神病研究领域权威期刊《分子精神病学》(Molecular Psychiatry)(IF=15.99)在线发表。

http://news.xjtu.edu.cn/info/1004/180763.htm


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教师在汇率与国际直接投资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青年教师李石博士与日本青山学院大学(Aoyama Gakuin University)Hironobu Nakagawa 教授合作撰写的《汇率和国际直接投资:来自中国企业级数据的证据》(Exchange rates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Chinese firm-level data)在国际经济学权威期刊《世界经济》(The World Economy)上发表。

论文聚焦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针对现有研究在分析汇率与国际直接投资过程中存在的决策的离散性、数据自身的时间序列特性等问题,采用具有混合特征的logit离散选择模型来捕捉离散投资决策和企业异质性;同时,充分考虑横截面变量的影响以减少由时间序列变量引起的问题,使用反映国际价格水平差异的实际汇率数据和企业层面的国际投资数据等方法系统研究揭示了汇率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不仅显示了汇率对国际直接投资的显著影响,也充分解释了为什么这种显著影响在现有研究中呈现出不一致的分析结果。

http://news.xjtu.edu.cn/info/1004/1806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