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60年前的交通大学西迁,不仅是写进交大历史的宏阔史诗,更是中国高等教育格局改变的标志性事件。大树西迁,郁郁葱茏,今日的西安交大人站在新的征程、新的起点。为弘扬西迁征程中生发根植的宝贵精神,鼓舞今人、激励来者,西安日报在科教卫时空·专题新闻版开设交大西迁专题,陆续刊发系列反映西迁历史与西迁人物的文章。3月22日,该版刊登“思源深情藏沃土,名校扎根大西北,做好交大西迁是最大的责任”,现全文转发,以飨读者。
北风吹过曾在留园沐浴春光的梧桐,雪花落在思源湖畔的柔软草坪。长安城外的麦田里,幢幢校舍拔地而起;雁塔晨钟伴着琅琅书声,唤醒这座古城。60年前,交大内迁西安,为千年古都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也在这片热土上获得了丰厚的养分。
交大扎根西北,不仅有学界巨擘和热血骄子的无畏奉献,还有许多默默付出的西迁人,他们不在聚光灯下,却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耕耘,为西迁这棵大树的扎根生长、开枝散叶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工务班”是交大西迁的“先行队伍”,要将从上海运来的仪器设备、图书档案、行李家具、树木花草根据标签和名单赶在开学前安放到位,让学生一进校就能正常生活学习,教师一进校就能立刻投入教学工作。仅1956至1957年间,交大西迁物资就装满了700节车厢,任务紧迫而繁重,工务班的二十几个小伙子昼夜忙碌不停歇。
图为交大西迁时校园火热的基建场面
当时年仅16岁的赵保林,是西迁大军中最年轻的一员。“为了保证整个运送过程不出错,可是想尽了办法。”曾同在工务班工作的朱长庚回忆说:“那时候听见火车到站的电话通知,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立刻披上外套骑车去火车站,一点都不敢耽搁,做好西迁工作是身上最大的责任。”
迁校工作有条不紊,建校工作也如火如荼。学校“边建边搬”的方针,有效保证了当年顺利开学。基建工作得到了陕西省、西安市政府的全力支持。短短一年时间,达到当时最高建筑质量的校舍建成;学生们熟悉的课桌书本,教师们亲切的行李家具,完好地安放在新的教室和宿舍里。
来校报到的师生,无不感叹这惊人的“交大速度”!然而这背后凝结的,是许许多多像赵保林一样奋战在一线的西迁人不分昼夜地辛劳和汗水,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把自己最美的青春留在了这片热土上。
当时最年长的是66岁高龄的沈云扉先生,他就是旧上海时医术精湛的名医,是开办医院、创建医校的医学教育家;从1922年受聘为南洋公学的校医,他的命运就和交大紧紧相连。得知迁校消息后当即表示交大在哪他就在哪,再三婉拒校领导的照顾,和侄儿沈伯参一同举家随校西迁。沈伯参医师还将自己在上海的私宅无偿提供给学校,作为学校在沪办事处,为西迁教职工提供诸多便利。
交大西迁给西安带来了一个“小上海”,新的理念,先进的科学理论和优秀的科研人才,促进了这个内陆新兴工业城市的快速崛起。
交大西迁60年来担负着建设西部的使命,为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培养优秀人才;迁校后培养的逾23万毕业生中,每3人就有1人留在西部工作,并成为行业中的骨干。
时至今日,许多教职工家中还摆放着迁校时的家具,许多人还珍藏着“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油印车票;也许那几个字已不再清晰,却是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记忆。
像一台精密运转的仪器,西迁人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可能做到了极致;这种严丝合缝的工作状态,根源于每一个人坚守的西迁精神。60年后的今天,新一代交大人秉承着这种精神,续写着新的传奇。
文章链接:http://epaper.xiancn.com/xarb/html/2016-03/22/content_4170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