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芬芳
Alumni Stories
校友故事
更多
校友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桃李芬芳 · 校友故事 · 正文
【寻访】白小青:科技创新引领者的非凡之路
2025年02月05日 19:56 

【寻访】白小青:科技创新引领者的非凡之路

采访人:史雨玄,西安交通大学2023级机械工程专业(硕)


    2008年,西安交通大学校友关系发展部首次开展了“走进交大校友 探寻交大精神”的校友寻访社会实践活动,16年来,这个活动也逐步成为校友部开展的“准校友陪伴计划”的重要项目之一。通过实地拜访、深度访谈,以此宣传校友奋斗事迹、展示校友卓越风采,培养在校生对交大文化的认同感和荣誉感,让学生充分认识传承和发扬西迁精神的现实意义。本栏目刊发的文章均为参与社会实践项目的在校生们采写。敬请关注,并期待提供实践线索。本期刊发2024年校友寻访暑期社会实践校友故事,主人公是1989—1992年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工业自动化专业白小青校友。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故事。

白小青作为校友代表在西安交大2024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发言

白小青,1989—1992年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工业自动化专业,获硕士学位。西安爱科赛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国电源学会理事,中国电源学会电能质量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常务理事,西安交通大学电力电子与工业自动化行业校友分会副会长,西安交通大学电气校友会副秘书长,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曾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从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一名学子,到西安爱科赛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掌舵人,白小青的人生轨迹充满了励志和鼓舞,无论在科研道路上,还是职业生涯里,他都默默耕耘,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书写着不凡的人生篇章。

爱科赛博于科创板上市,白小青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签约

精勤求学 敦笃励志

1989年,白小青进入西安交通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彼时,他已经本科毕业两年,且在原航空航天部623研究所工作了一段时间。提及本科毕业工作两年后选择进入交大读研的原因,白小青表示,想要在特定专业的工程实践方面有所作为,就必须要打下深厚扎实的专业基础。所以当时在西安工作的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西安交大继续深造。因为他深知,通往成功的路径并不一定相同,重要的是要在行动上始终坚持学习。

(a)白小青读研时在西安交大兴庆校区留影;(b)白小青参加太湖马拉松留影

回忆起在交大的校园时光,白小青说,自己在交大的时候是电气学院研究生足球队的队员,还在两届“硕士杯”研究生联赛中分别斩获冠军和亚军,并且直到现在他仍然保持着高频次的户外运动习惯,这对他保持良好身体状态应对日常高强度的企业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谈及专业学习,白小青回忆道,一进入交大,就能切身感受到交大“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特色,能够走进沈尚贤、邱关源、胡保生、万百五、李人厚等国内电气及控制学术界领军级专家的课堂学习,真实感受顶尖学者严谨的工作态度。在那个物质资源匮乏,科研条件简陋的年代对待学术依旧保持饱满的热情,这对自己未来做事的态度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若干年后,即使他在事业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白小青依然秉持着持续学习的初心,如今还在清华大学攻读创新领军工程博士学位。

白小青与苏彦民教授团队合影

白小青对在校的学弟学妹们也寄予深切的期望,希望大家树立更具挑战的目标,在现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遵循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从事物的本质出发,全面深刻地掌握基础知识,系统性领悟获取知识的方法论,为未来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稳固的地基。

保持初心 勇于挑战

白小青硕士毕业以后,深圳好几所科技公司向他抛来橄榄枝,然而他的导师申请的变频空调方向项目引起他极大的兴趣。面对诱人的高薪工作,他却毅然放弃,选择继续以科研助理的身份在自己热爱的领域深耕。就像他所说的“我由始至终未曾因金钱而动摇,也未刻意构想自己应追求何种生活方式,我的初心就是想做事,把每一件事做到最好。”

项目完成后,正值1992年,全国上下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凭着对工程实践领域的热爱和追求新挑战的愿望,白小青深信个人应该顺应国家发展趋势的潮流,于是他又做出了一个勇敢的决定:下海创业!

然而,创业之路比想象的要艰难和坎坷。企业经营永远面临资金问题,尤其在创业起步阶段,市场还没有打开,业务收入不够,解决企业的流动资金是个最大的难点。对于一路成绩优异,技术出身的工科男白小青来说,多方化缘开口借钱是一件羞于启齿又不得不做的事。除此之外,还有市场认知不足和技术与业务思维转换等难题。白小青笑称,当时他们就是学习浙商“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保持良好的心态,按照企业规律运营,并在技术和业务之间找到平衡逐步打开市场的。同时,企业发展方向的选择对于其长远成功至关重要。爱科赛博一路走来也踩了不少坑,需要掌舵者结合发展阶段、地域特点、市场需求、自身能力等诸多因素谨慎考虑并在追求长期目标过程中不断动态调整。

爱科赛博1996年初创团队合影

他以自己创业的过程为例,多次强调,在成长的道路中不能贪图“舒适区”的惬意,要有意识地、主动地去迎接挑战,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失败,锻炼自己“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意志,这对人生曲折坎坷的道路一定大有裨益。

把握趋势 多元开放

爱科赛博历经长期的发展后,业务运营已步入稳定轨道,然而,白小青关注到地域限制带来的挑战。位于西安地区的公司业务模式主要是响应客户需求,在细分行业内进行项目或产品的定制化服务。这种定制型业务模式,与沿海地区的产品型业务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具有规模难以做大、投入产出比相对较低的不足。在尝试进入新能源领域,特别是光伏逆变器和充电设施市场,最终由于缺乏供应链成本优势和业务聚焦度不够,加之市场竞争激烈和政策变动,而多次遭受挫折,交了“巨额学费”。所幸扎实的基础业务使企业免于更大风险。之后,公司进一步明确了聚焦战略,放弃新能源产品业务,聚焦高端电源赛道并专注于此,利用苏州研发生产基地弥补西安供应链竞争优势不足的短板,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高端电源多个细分领域成为了领军企业。

企业发展需要聚焦核心资源,白小青提到华为的“压强原则”,即: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一点,在配置强度上大大超过对手以求重点突破,然后迅速扩大战果,最终达到系统领先的目的。同时,如何选择聚焦点就需要企业掌舵者根据几十年的产业发展情况预判未来趋势,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才能提高成功率,这中间企业管理者多元开放的思想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其实大道至简,人才的培养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谈到对在校生和母校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议时,白小青认为人才培养一方面应该注重基础知识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探索并积极应对挑战。

白小青借用毕淑敏的话“人生本没有什么意义,人生的意义便在于我们要努力赋予它的意义。”告诫在校学子在进行职业选择时,要秉持一颗良好的心态,让个人的兴趣与特长成为指引,而非单纯地追求经济利益。深入了解自己,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局限,接纳自己的优缺点。对自己有着清晰的认知是做到真正意义上“自洽”的第一步,才能不断在迷雾中看清自己人生的价值来源,持续不断地为自己的人生赋能,充分挖掘自我优势和潜能。

白小青(左二)与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实践学生团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