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谔:主持修建中山陵的交大校友
作者:李志杰
刘宝谔(1884~1952)字梦锡。陕西洋县人。从小随曾任苏州知府、上海候补道员的祖父生活,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交通大学的前身),后在上海从事工程建筑。清宣统元年(1909)被西(安)潼(关)铁路筹备处选中,派往美国留学,专攻土木。
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包括其附属建筑群,面积达8万余平米。中山陵设计庄重,构建肃穆,规模宏大,地位崇高,它是继中华第一陵——黄帝陵之后,又一纪念意义深远的华夏先贤之陵。中山陵的总体监造者是交通大学毕业的刘宝谔。
刘宝谔是陕西洋县人,字梦锡,生于1884年,卒于1952年。刘宝谔从小随曾任苏州知府、上海候补道员的祖父生活。他饱读诗书,志存高远,崇尚新学,思想进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时誉满华夏的新型学堂南洋公学,攻读工程建筑,立志科技兴国,振兴中华。刘宝谔从南洋公学毕业后,就在上海从事工程建筑,努力以优秀的工程建筑作品来改变满身疮痍的故国形象。清宣统元年(1909年)清政府准备兴建西(安)潼(关)铁路,选拔一批青年才俊赴美国留学,为中国培养高端建筑工程人才。刘宝谔选定了土木建筑工程,以便在修筑铁路工程中大展身手。在办理出国手续期间,刘宝谔结识了被派往德国留学的李仪祉。李仪祉(1882-1938)原名协,字宜之,后改仪祉,陕西蒲城人。李仪祉当时是被陕西省西潼铁路筹备处选派往德国皇家工程大学学习铁路土木工程的。刘宝谔同李仪祉同为陕西乡党,又是同时为修建西潼铁路而出国留学的,志同道合,交谈之下,十分投缘。刘宝谔得知李仪祉是学界骄子李桐轩之子,对李仪祉十分崇爱,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二人遂成莫逆之交,相约学成后回国振兴中华,振兴陕西。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的革命党人发动反清起义,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接着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25个省区中已有15个省区宣布独立,全国出现了革命高潮。这一年是旧历辛亥年,故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革命浪潮风起云涌,清政府自顾不暇,中断派往国外留学生的公费资助。刘宝谔秉承南洋公学“求实学”“务实业”的优良学风,发挥秦人“刚直不阿”“奋发图强”的精神,坚持半工半读,自谋学费,顽强地完成了学业。
1913年,刘宝谔离美回到中国。当时陕西战乱频繁,修建西潼铁路没有希望,他便先后居住在上海、南京等地,参与或主持一些水利和建筑工程。1915年,李仪祉从德国专修水利学成回国,在南京同刘宝谔相会。二人看到国内时局动荡,所学专业长期难以发挥,不禁黯然神伤,徒叹奈何。恰巧此时北京政府水利局总裁张謇创办中国第一所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于南京,聘李仪祉任教授兼教务长,聘刘宝谔任教授主讲建筑工程。刘宝谔学识渊博,又受南洋公学“重基础,重实践”学风之熏陶,授课深入浅出,突出实用,很受学生欢迎和敬重。刘宝谔一时在南京学术界和工程界声名鹊起。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刘宝谔和李仪祉带领学生在南京积极参加各种爱国活动,受到进步人士的注重和尊敬。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临危之际,孙中山先生对宋庆龄、汪精卫等人说:“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1925年4月4日,北平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成立以张静江、汪精卫、林森、于右任、邵力子等12人组成的葬事筹备委员会。葬事筹备委员会决定在南京紫金山修建中山陵,悬奖5000元征求中山陵墓设计图案。
葬事委员会聘请四名专家为顾问,即土木工程师、南洋大学(南洋公学之更名)校长凌鸿勋,德国建筑师朴士,中国画家王一亭,雕刻家李金发,同全体葬事筹备委员、家属代表组成评判委员会,对收到的40余份应征图案进行评判,最终刘宝谔的好友同学吕彦直拔得头筹。
葬事筹备委员会决定,聘请吕彦直为陵墓建筑师,聘请刘宝谔为监修陵园的工程师,负责全部工程。
吕彦直设计的图案,平面呈警钟形,寓“唤起民众”之意,祭堂外观形式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整个建筑朴实坚固,其诸如斗拱、檐椽、券门、歇山式屋顶等民族风格,合于中国观念,灵堂重檐歇山式四角堡垒式方屋,又糅合西方建筑精华,符合孙中山的气概和精神。
南洋大学校长凌鸿勋在评判报告中称吕彦直的设计图案“简朴浑厚,最适合于陵墓之性质及地势之情形,且全部平面作钟形,尤有木铎警世之想”。
1927年3月18日,吕彦直积劳成疾,中山陵墓工程还未告成,就因患肝癌不幸逝世,有关设计、施工的所有任务全都落在刘宝谔身上。中山陵墓第三期工程包括牌坊、陵门、碑亭、卫士室、大围墙等建筑均系刘宝谔同吕彦直的好友建筑师李锦沛、黄檀甫等人按照吕彦直生前设计的蓝图完成。
作为工程总监理,刘宝谔更加尽职尽责的工作。陵墓工程于1926年1月15日正式破土动工,到1927年5月以后,第一期工程进度逐渐加快。刘宝谔亲自驻工地,监督施工。为保证陵墓工程质量,刘宝谔精心选料,“凡水泥均须选用上等马牌及泰山牌水泥,祭堂内墙须用灰色意大利大理石护壁,粉刷须在纸筋中拌入麻丝,祭堂及墓室铺地,均须选白色意大利大理石,而且不具有灰色斑纹……”钢筋混凝土中所有钢的拉力试验,砂、石、混凝土的强度检验,均由南洋大学校长凌鸿勋和中国工程学会会长徐佩璜在场主持,并参照美国材料试验公会的检验标准在南洋公学实验室进行检验。施工技术要求极严,各项工程开工前,必须根据详图事先做成模型,一一经吕彦直亲自审阅,认可后方可开工。有些事还要报告负责工程的葬事筹备委员会委员林森批准。第三期工程碑亭里的大石碑、牌坊的柱座、石柱和横梁全要用整块的巨型福建花岗岩来制,但当时还没有多少现代化设备,主要靠人工搬运。工程所用的这些巨型花岗石的采购、搬运以及紫金山南坡施工建筑,都困难重重。但刘宝谔自始至终严格按设计施工,克服了多种难以想像的困难,终于在1931年底主体全部完成。
中山陵的筹建,南洋大学校长凌鸿勋是首席顾问,凌鸿勋是南洋公学毕业生。南洋公学毕业生刘宝谔是总监理工程师,许多建筑材料均在南洋公学实验室测试检验后方投入使用,足见国民政府对南洋公学(即交通大学前身)人才的重视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推崇。
刘宝谔在中山陵筹建工程中的卓越表现和丰功伟绩,不仅为国人所注目,而且为世界工程建筑界所敬佩,登门请求设计和督理工程者接踵而至,接着他先后设计并建成了北伐烈士纪念塔、谭延闿墓、廖仲恺墓、胡景翼墓、南京中央体育场、金陵女子大学图书馆及许多政要名人在中山陵旁边的别墅等。
1930年到1933年,时任陕西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兼总工程师的李仪祉,曾多次去南京和刘宝谔晤谈,讨论水利工程计划、购买设备和材料等事宜,得到刘宝谔的大力帮助。此后,刘宝谔应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筹备委员会之聘,到陕西武功张家岗,担任西北农专建校工程师。他为西北农专(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农校区)设计了总体布局和修建了高高矗立在张家岗的七层教学大楼。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宝谔前往四川,先任綦江水利局局长,后又在重庆从事工程建筑事业,为四川,特别是重庆、成都地区的水利工程、市政建设、国防设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抗战胜利后,刘宝谔回到南京,继续从事工程建筑。蒋介石逃离南京前,曾威胁利诱他去台湾,他断然拒绝,并秘密转移到上海,等待全国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北军政委员会财经委员会把刘宝谔从上海请回西安,任该委员会专职委员兼新华建筑公司总工程师。在职期间,刘宝谔为规划西北地区,特别是陕西的建设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1952年6月2日,刘宝谔病逝于西安。
作者简介:李志杰,生于1943年,西安交通大学1969届电机工程系电机与电器制造专业毕业,中共党员,主任记者。曾任陕西冶金报副总编,军工报编辑部主任。出版有《李志杰文集》(5卷)《汪应洛传》《钟兆琳传》《周锦水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