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芬芳
Alumni Stories
校友故事
更多
校友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桃李芬芳 · 校友故事 · 正文
王瑞平:韶华三十载 寄情汽车梦
2019年06月05日 11:03 

王瑞平:韶华三十载 寄情汽车梦

谭宏彦 刘真

王瑞平,1984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内燃机专业,现任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2019年6月更新)

 

 

四月的清晨,阳光明媚,绿意盎然,暖暖的春风中带着泥土和鲜花的味道。在阔别母校三十年后,王瑞平再次回到了母校。时过境迁,昔日勤奋好学的青春少女如今已步入中年,容颜易逝,但作为一个女人,今天能在汽车发动机领域引领一方,这大概也是三十年前所不能想象的。离校的三十年中,王瑞平校友身上发生了哪些故事呢?

 

 挥斥方遒

1984年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后,王瑞平回到老家郑州轻型汽车制造厂做了一名技术员。也就是在这一年,长城汽车制造厂成立,两年后吉利创建,当时的王瑞平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未来会和这两个企业发生深刻的联系。虽然后来远走加拿大,但2005年面对国家大力发展内燃机技术的号召,王瑞平义无反顾的回到了祖国。她先到长城汽车厂负责发动机业务,很快就研发出第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NTEC柴油发动机,并在不久后组建了动力研究院。2006年9月份,哈弗销往意大利,创造了中国自主品牌批量出口欧盟的记录。2011年初,王瑞平来到吉利集团,继续自己在汽车发动机研究及企业管理方面的征程。

辗转三十年,但王瑞平从未离开过内燃机专业和汽车行业。“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这句企业座右铭一直激励着她向前迈进。无论是作为长城动力研究院院长多年致力于发动机的研究,还是近年加盟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三十年来,王瑞平把人生当中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了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品牌的发展。王瑞平觉得自己很幸运,如她所言:“这份执着使我有幸在中国汽车工业高速发展时期,能够参与其中,承担了为自主品牌汽车开发新型动力的任务,自主动力的升级也使得自主品牌逐步能够与外资品牌同台竞技。这也使我能够学以致用,在发动机开发领域尽了一点绵薄之力。做自己所爱,爱自己所做,这是如此幸福的一件事情。”

步入工作岗位后,交大精勤求学、敦笃励志的优秀校风,严谨的治学风格也使她养成了勤奋、务实的良好素养。作为当年班上的学习委员,王瑞平笑谈:“那时我们参加学校的考试得高分实属不易,我曾经为此十分委屈,还抱怨过试题难度太大。但是,走向工作岗位后,一个个考验真才实学的关卡摆在眼前时,才真正理解了‘严师出高徒’的道理。经过岁月积淀和社会的磨砺,也终于验证了交大这种高标准、严要求的治学风格使我受益匪浅,更教会了我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养成了像潜水艇一样深潜到底、脚踏实地的工作做风。”

 

往昔岁月

回到久别的母校,当年年富力强的老师已是满头白发,当年充满青春朝气的同学也已面带岁月的沧桑。看到熟悉又陌生的校园,王瑞平记忆的思绪又被拉回到三十年前,那时每天晚饭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去抢占自习室的座位,直到熄灯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学习过程中共进退,班长总是组织学习小组,大家踊跃找老师答疑解惑、打破砂锅问到底;大教室里,老师挥洒自如的讲解,考试前夕耐心细致的辅导答疑,孜孜不倦的培育着年轻学子快速成长。夕阳西下,漫步校园,三两好友在美丽的樱花小道畅谈理想、憧憬未来。课余时间一起畅游三秦大地,领略翠华山、鲸鱼沟的优美风光;登顶西岳华山,感受一览众山小的磅礴气势……这一切仿佛发生在昨天,还历历在目。“作为学习委员,那时候的王瑞平学习刻苦成绩突出,但如果有班集体活动,她也会积极参加。”这是王瑞平留给大同学们的印象。

毕业后,同学们分赴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当年的青春韶华永远留在了母校。三十年来,聚少离多使同学情学友情愈显弥足珍贵。但王瑞平是幸运的,在她所在的吉利集团,她能与自己的三位同班同学共同共事,这可不是一般的缘分,如今大家共同在吉利为中国的民族汽车工业做贡献。树高千丈不离根,在毕业三十年的发言中,王瑞平深情的说:“如果说我们对社会体现了一点价值的话,饮水思源,我们最想感谢的还是母校和老师的辛勤培养。如果能再上一次大学,我依旧会选择交大,还要选择和同学们在同一个班学习!”

 

迈步跨越

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王瑞平建议交大学子应当学习德国人在工业领域一板一眼、脚踏实地的精神,并在工作中迸发出一种为精神上的满足感而奋斗的源动力。同时她也建议交大学子走出国门,在它国学习先进的理念、文化和制度,再回国投身到中国梦的建设中。

2010年3月,吉利控股集团收购沃尔沃轿车,使中国汽车产业在国际化方面跨出了重要的一步。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访欧期间参观了沃尔沃汽车比利时工厂,表示出了对民族汽车企业的大力支持。淡化国家背景,突出本土化与全球化的细分与合作,强化本土化发展与全球化协调的重要性,这种企业才是真正的“全球型公司”。王瑞平非常欢迎交大与汽车相关专业的人才能去吉利实习,期待在今后的日子里校企之间的联系能够更为紧密,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王瑞平很期待未来的交大学子能够为中国民营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并憧憬着一个更为良好的国内市场环境和一个不断追求卓越、努力创新的民营企业的成长与壮大。(原文刊登于《校友之声》2014年第一期)